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物业观察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地产商分拆物业上市背后的逻辑

来源:  北京商报 东莞房掌柜  2016-09-09 15:21:49阅读量:9107

  据报道,碧桂园9月7日晚在港交所公告,8月31日,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碧桂园物业服务已就其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于上交所上市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报文件,并于9月7日收到受理通知。本栏认为,地产商分拆物业公司上市容易存在过多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隐患,对于购买物业公司股份的A股投资者存在不确定风险。

  目前,有不少地产商都在尝试分拆上市。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物业服务公司多是地产商的一个部门,它们听命于地产商,主要起到地产商和业主在房屋入住后的联系作用,而物业费往往也与地产商房屋产品质量息息相关,例如很多业主在对地产商房屋质量感到不满时,首选的抗议方法就是拒交物业费。

  本栏看来,地产商的物业服务公司的利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地产商的经营决策有关,也可以理解为地产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价格政策调控旗下物业服务公司的利润水平,地产商有能力按照自己的需要让物业服务公司多赚很多钱或者少赚很多钱,这种风险就给物业公司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可以这样理解,地产商的物业服务公司很难被理解为是一家能够以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纯粹市场企业。

  现在碧桂园物业服务公司如果在A股上市,本栏认为其招股说明书的利润水平一定是很漂亮的,但是这种优秀的利润率能否真的持续增长,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栏认为,地产商很可能会努力保持物业服务公司的高成长性,但是这种高成长会完全依赖地产商的照顾而出现,是否真的具备投资价值还很难说。

  其实在A股市场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这样的部分资产打包上市的先例,尤其是当年股市承担着为国企脱困任务时期,就有一大批国有企业虽然整体亏损,但是却能够找出盈利的部门拿出来上市,然后获得募集资金给整个企业使用。实践证明,这类部分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确实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最后通过整体上市进入A股市场;但也有一小部分公司,最后盈利的部门也变成亏损,上市公司被ST,成为了壳资源,投资者的募集资金损失殆尽。假如所有企业都把自己产生利润的部门拿来上市,把承担费用和亏损的部分留在大股东账面,那么A股市场又多了一大批优质企业,难道这样真的好吗?

分享到:
责任编辑:zsfzg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