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掌柜原创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父亲节特别策划:追随父亲人生脚步回看东莞楼市变迁

来源:房掌柜  汪雅婷 东莞房掌柜  2016-10-08 05:01:49
[摘要]故事记录人们的成长经历,也蕴藏和反映家庭、社会的变迁。每一段小故事的背后即是家庭生活日新月异的写照,也真实体现社会、城市的沧海桑田

  故事记录人们的成长经历,也蕴藏和反映家庭、社会的变迁。每一段小故事的背后即是家庭生活日新月异的写照,也真实体现社会、城市的沧海桑田。

  本周末(6月19日)就是父亲节了,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房掌柜特通过讲述一个父亲自幼时起个人成长与家庭变迁的故事,来呈现和回顾东莞楼市发展与变化的冰山一角。

W020140224432023427859.jpg

80年代莞城振华路老民居

  上世纪80年代

  原始房为主时代 面积小家居简陋

  1976年出生,现年41岁的何建文(化名)是东莞本地人,育有一儿一女,目前居住在南城西平中信森林湖小区,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中层领导。

  每天开着小车上下班,住着150平的大四居,小区周边生活配套应有尽有,自驾或地铁交通出行又极为便利,周末还能带上家人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何建文的生活虽不说过的毫无压力,却也算十分的惬意了。

  不过,居住条件宽敞、舒适到今天这般,据何建文自己说,这也是他小时候从未想过的。何建文告诉房掌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他大约6-7岁的时候,印象中的东莞人居环境还比较原生态、简陋和拥挤。

QQ截图20160616150537.png

80年代和阳路

  “那时没有现在的商品房,城区基本以原始房为主,面积不会太大,单层居多;镇区就相对宽裕,以宅基地自建房为主。如我们家一间位于老莞城约七十平米的土建房,不仅住着爷爷、奶奶上一辈的人,还有爸爸、妈妈以及兄弟姐妹共8个人。”

  后来,改革开放民间有一定财富累积后,东莞自建房逐渐增多,但面积也不会太大,最高不超三层。何建文回忆道,“那时主要以满足家庭需要为主,一家四、五口人住在70-80平方的比较多,不过一些比城区经济发达的镇区(如长安、虎门等),自建房已经比较豪华。”

QQ截图20160616150234.png

单位集体宿舍

  “当然,八十年代也有部分人是居住在单位的宿舍”。何建文继续透露,“一般是四到六层的建筑,但东莞没有北方的那种大院文化,居住邻里一般都以街坊文化为主。”

  上世纪90年代

  商品房在东莞兴起 自建房仍是首选

  何建文读高中的时候,已经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了,由于兄妹几个个头越来越大,狭小的家庭居住空间显得愈加的窘迫,于是经商有点积蓄的爸爸妈妈开始商量着给家里重新砌栋小楼房。而也正是在这个年代,何建文说,自建房逐渐收紧政策,商品房开始在东莞兴起。

QQ截图20160616152017.png

花园新村——东莞最早商品房之一

  据刘建文回忆,当时除了开始出现带小区花园的商品房以外,东莞沿路而建的无小区独体楼也较为时兴,不过据其父辈告诉他,那时候入手商品房的,大多是投资性的香港购房者,因而对于小区配套并不十分关注。

  不过,尽管1992年起东莞城区已开展房地产业务,如花园新村、东湖花园、东城中心等小区先后出现,花园新村、东城中心商圈的格局也随之形成,并逐渐替代没落的莞城商业。但由于当时东莞市民对商品房的接受程度还不高,因此,自建房仍是大多数市民的首选。何建文说,他们家就是其中最好的案例。

  00年代初

  东莞初现城市模样 置业热潮渐起

  2001年,大学毕业已经2年,就职于某家会计事务所的何建文在事业上已相对稳定,于是家人开始为其谋划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在亲戚朋友的介绍下,那一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于次年完婚和生子。

  初尝当父亲的滋味让何建文即倍感幸福又甚有压力,由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所以买房子的事情也开始提上日程。何建文说,他记得2002、2003年的时候东莞整体经济扩张,老百姓手上的钱越来越多,东莞也开始有了城市的模样,于是一股置业热潮由此渐渐开启。

20121128141719595885.jpg

新世纪豪园小区

  “当时身边不少朋友、同事对商品房开始有所感冒,并时常讨论着一些关于楼盘的位置、价格等的信息,家里有些钱的后来听说都去买了星河传说、中信凯旋城、新世纪豪园等豪宅楼盘。”何建文说,迫于家庭的压力,转遍了城区大大小小的楼盘之后,在父母和岳父母的共同帮助下,2004年他和妻子在万江江滨花园定了人生第一套房,约91平,总价近26万。

QQ截图20160616154734.png

华南mall

  而之所以选择江滨花园小区,据何建文透露,一是因为单价合适又离自己上班的地方近,二是考虑到华南mall在2003年已经进驻万江,可能会给周边楼盘带来一定的升值。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2006年以前,东莞的房价依然在3字头徘徊,一直未能有所提升。

  10年代初

  楼市发展成熟期 东莞商品房供销两旺

  2005年至2012年,是东莞楼市发展的黄金时代。虽然期间也不乏因金融危机、政策等多种因素而几度跌宕起伏,但整体基调依然是供销两旺、稳步向上,而同处这一时期的何建文的人生轨迹,亦同样如此。

  不短不长的7年时间里,经历了事业低谷、换工作、重新起步、上升、稳定等阶段之后,在2012年,即他三十五岁的那年,何建文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潮期和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img42264original.jpg

东莞城市中心全面南移到南城

  这一年,家里的第二个小孩出生了,加上岗位提升、工资见长,多年来又有点小积蓄,何建文夫妻想让居住在老莞城的父母也搬过来,一起帮忙照顾小孩,于是便萌生了买套大房子的想法。

  二次置业的想法已经敲定,可是去哪儿买呢?回想起当年的买房故事,何建文说,鉴于东莞城市中心已经全面南移到南城,市政配套设施愈发齐全,而且南城在售楼盘又特别多,她和妻子最终将置业范围锁定在南城西平、新石竹花园一带。

900x600.jpg

中信森林湖小区

  2012年10月份,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看房、对比之后,在金域华府、中信森林湖、恒大雅苑、景湖荣郡等N多个楼盘之中,他们最终买下了中信森林湖一个146平的四房户型,单价9000多每平。

  “房子某种程度上给人安全感,也是工作、生活各种压力下前行的动力。”在回首自己这些年的人生经历时,何建文不禁感叹道,“其实东莞房价整体还是比较理性的,楼价的稳定,使东莞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城市,也让自己拥有一个完美和幸福的家。”

  不过,虽然目前何建文一家的生活已相当富足和稳定,但何建文自认为,未来还是有房产投资的需求。他直言,“由于目前经济尚算宽裕,碰到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楼盘,还是会考虑出手,毕竟从长远来看,还是较看好东莞楼市的发展前景。”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琪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