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见面的时候,知道他是一个健谈的人,会一口一个姐,叫的很亲切。
得知我想了解他的故事,微信上他发来一个尴尬的表情,说他自己没什么故事的,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人。
郑州连绵了一个星期的雨,周末总算停了。和王林约好时间,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赶上这一波郑州房价上涨末班车的90后。
90后学霸——压力山大的博士生
90年出生的王林,现在在郑州一所高校读博士生。
王林来自周口,高中虽然不是就读于名声在外的郸城一中,却还是以六百多分考上了天津大学的国防生。本科毕业以后回到郑州读研、读博,过程也比价顺利。
说起自己高考报考的经历,王林觉得很幸运。虽然当时什么也不懂,但好歹专业选的还不错,自己喜欢,前景也不错。
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左右回宿舍,除去吃饭和短暂的午休时间,王林每天有超过12个小时的时间泡在实验室。
说起读博的生活,王林说压力很大,“每年自杀的群体里面,博士生占的比例还是挺大的”,他调侃地说。除了博士生的论文和课题,还有导师的项目,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忙碌又枯燥。所以他还保持着每天跑步的习惯,笑着说,运动是缓解压力的好办法。
突然的顿悟——给父母一个交代
虽然一直都在学校生活,住宿在学生宿舍,王林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郑漂,但这次买房却不是为了自己结束“漂泊”的生活,原因有很多。
考虑到离家比较近,2012年研究生报考时,他选择回到了郑州。
初到郑州,借一位从沈阳来的师兄的话,就像从城市到了农村。学校前面除了几栋六层的住宅楼之外,什么也没有。
5年后的今天,学校对面酒店、大型超市、高层住宅区就都拔地而起了。学校门前的主干道,每到早晚高峰都要堵上很长一段时间。
同一位师兄在2016年时再次来到郑州,回去跟他说,还是像从城市到了农村,不过这次是从郑州到沈阳。
“郑州的发展还是挺快的,而且以后应该也会发展的更快”,他说。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也劝他该买房了。
“觉得父母太不容易了”,这是聊天过程中,王林说的最多的话,也是他下定决心买房的主要原因。
王林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长大,小时候,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做农活,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家里也有过断粮的时候。兄弟俩离家后,父母也都外出打工。“他们一年辛苦挣来的钱,可能还没有我做一个项目的多,但他们就是不愿意休息,想着能为孩子挣一分就多一分”。
在父母的心里,孩子只有结了婚,有了房,他们一生的任务才算达成。
“算是为了给他们一个交代”,王林说,虽然现在依旧单身,他也想用一套房子让父母能够稍微安心一点。以前自己花钱也是大手大脚,工资虽然不少,但积蓄却不多。现在看着父母日益苍老,却还在外辛苦,王林觉得自己有必要多做打算,“突然就顿悟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他笑着说。
买房初体验——人生的小插曲
做了买房的决定,行动派的王林专门腾出两天时间,在自己熟悉的片区看房。
8月底,一个楼盘在会展中心开盘,他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到场。虽然委托了朋友代为选房,但万人抢房大战中,朋友并没有获得好运气。
9月初,另外一个他中意的楼盘开盘,到场时摇号已经开始了。这一次,王林比较幸运,成功选到了他中意的楼层和户型。第一时间,他给远在他乡的妈妈打了个电话,房子买到了,让二老放心。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