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瞭望智库:楼市定向加息 狂热楼市总有玩不下去的一天

来源:  瞭望智库 东莞房掌柜  2017-05-17 11:09:57
[摘要]自3月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以来,多地进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办”的“五限”时代,短期内冻结市场交易的做法成为各地楼市调控的新思路

购房者所受影响有那么大吗

任何一次加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还贷压力会增大,但这其实是次要的,在调控还在加码的大背景下,加息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改变了市场预期。 

利率提高了,购房成本又增加了——这是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事。

以北京为例,同样贷款300万元,时间为20年,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如果享受贷款利率85折优惠计,则月还款额18441元,累计总还额442.6万元;

如果按照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计,则月还款额19633元,累计总还款额471.2万元;

如果按照贷款利率上浮20%计,则月还款额21286元,累计总还款额510.9万元。

最低和最高的月供差距达到2845元,总还款差距达到68.3万元。而且,美联储加息就像悬在央妈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央妈扛不住压力,也开始全面加息的话,1.2倍利率的“手铐”就要一直戴下去!

听听都觉得十分恐怖。加上一些媒体煽风点火,更让人恐慌。可是,实际上,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目前,北京首套房的首付为35%。如果一个人买套461.54万的房子,首付是161.54万,贷款则刚好是300万。鉴于北京市3月份二手房成交均价为62768元/平米。461.54万只能买一套建面不到74平米的房子,是典型的刚需。对刚需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凑够161.54万的首付款。而对于能够掏出首付、而且能承担接近2万月供的群体来说,一个月多几百上千房贷并不是多大的事。至于对改善型购房者,造成的还贷压力就更小了(下面还会对此进一步的阐述)。

当然,如果购房者的首付是通过类似首付贷、小额贷款等方式借来的,那这类放高杠杆的群体也正好是政策要打击的目标。现在,不少银行对房贷的态度是,能不贷的就不贷,能往后拖的就往后拖,很多二套房贷申请持续数月,依然杳无音信……

刚需当了冤大头,改善型还有转机

虽然按照市场的理念,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上调利率完全是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更不能武断地说,首套房贷利率8.5折就是支持刚需,9折、基准利率就不是支持刚需,但是,通过提高房贷利率——特别是首套房贷利率,以挤压投资投机性购房,则有“将洗澡水与澡盆中的小孩一块倒掉”之嫌。

众所周知,差别化是我国房地产调控的精髓,也是避免房地产调控矫枉过正的矫正器。虽然不同房地产调控期赋予了差别化信贷政策不同的内容,但是,限制与鼓励始终是差别化硬币的两面。 

首套房贷利率上升确实可以增大投资投机者的购房成本和风险,但同时也会增大刚需族的购房压力。而且,相比之下,刚需族所承受的压力要比投资投机者大得多。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此轮房价上涨背景是资产荒、改善型需求爆发,以北京为例,统计显示,70%成交是改善性需求,可是,现在刚需却要为“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买单,可谓冤大头。

目前,我们对自住性购房的鼓励与支持主要体现在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上。当这两大扶持措施与百姓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还拿什么来鼓励与支持?如果连对自住性刚需购房的支持都被弱化了,那么差别化房贷政策何在?如果连自住性的刚需都受到伤害,我们的调控岂不是缘木求鱼?

相较之下,改善型购房者受到的伤害却较小,甚至可能从中受益。不少人认为改善型购房者受利率提高的冲击最大,是因为只看到了利率提高之后月供会增加。

这是一叶障目,因为如前所述,此轮房价上涨背景是资产荒、改善型需求爆发,存在泡沫。与此对应的是,3.17楼市新政叠加房贷利率提高之后,总价在800万-2000万元间的中高端楼盘开始下调,均价下调5%左右,一些房源下跌10%以上,个别甚至降价400万!

目前,北京居民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以购买一套900万的二套房为例。首付67%,贷款300万,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20年还清。根据前文可知:

如果按照贷款基准利率,则月还款额19633元,累计总还款为471.2万元;

如果按照贷款利率上浮20%,则月还款额21286元,累计总还款为510.9万元。

相比利率提高前,购房者月供增加了1653元(其实可能还没那么多,因为此前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就比基准利率高10%),累计总还款额增加了39.7万元。但这是以静态的视角考量计算出来的结果。按照下跌5%的幅度计算,这套900万的房子,原价是947万!如果下跌了10%的话,则原价为1000万!考虑到加息之后,人们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改变,房价还有下跌的空间,改善型购房者其实是赚的!

对于小房换大房的购房者来说,由于刚需房价格坚挺,而改善型住房的价格却在下跌,其换房的价差大为缩小。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抵消利率提高带来的还贷增加数。而且,当房价下行时,改善型购房者选择的余地也变得更大,可以更加从容。这一切,在房价单边放量上涨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说此次房贷利率提高,打压了改善型需求,那只能说明这并非真正的改善型,且不是自住,而是投资或投机——此类购房需求对利率特别敏感(因为在加息周期中买房,不仅每月还贷压力变大了,而且房子还有下跌的极大风险),这也是此轮楼市调控中要重点打击的对象。

一旦下跌成为共识,房价就崩塌了

虽然房贷利率提高对购房者的负担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其带来的冲击却可能是巨大的。

楼市跟股市一样,其典型特征都是越涨越买,越跌越不买。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5年楼市暴涨之际,我的一位朋友抱怨说,都怪那些疯狂买房的人炒高了房价,而事实上,我这位朋友自己也在此期间买了一套,因为他觉得还会涨……一个市场上有无数个像我朋友这样的人,必然就会推高房价,从而使得“涨”的预期最后真的实现了。

根据索罗斯的“反身理论”,即便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也会因为人们的集体认识偏差,而变成“真实”,直到最后因快速调整而结束。 

楼市的“定向加息”就给出这么一个调整信号。2015年330以来的降息降准、降低首付……等都是支持的信号,此次则相反。

1986年-1991年日本房价大涨,但随着1991年日本央行加息,泡沫瞬间被刺破。我国的楼市不至于崩盘,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收紧是直接导致房地产周期性上涨结束的动因。 

2007年暴涨的房价就是在连续加息后崩塌的;2011年初,首套房利率是基准至1.1倍之间,半年之后房价就出现了下跌……而根据链家研究院数据,自从“3.17新政”后,北京13个区中有8个区的房屋均价已下跌,因为业主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减弱,楼盘报价普遍下调,4月第二周,降价业主占比上升至66.9%,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大环境是加息和缩表,利率上行压力较大,房贷利率提升后,对楼市的冲击,会逐渐从量变到质变,使得人们的预期继续下行。跟上涨时的预期一样,一旦下跌成为大家的共识,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

狂热的楼市总有玩不下去的一天

首付贷、假离婚……为了赶上这波房价大涨的“财富高铁”,众多中等收入群体可谓各显神通,这些本来极具消费能力的群体,造成了一定潜在的社会不稳定性。

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当然,你推卸自己的责任不代表不受影响,事实上,如果任由楼市继续疯狂炒作,就会变成击鼓传花的游戏,最终总有玩不下去的一天。

市场上有一个理论,即中国楼市的杠杆虽然不高,但也是有一个传导链条:刚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以及家人的一定赞助下,可以买个四十平米的小窝,成家之后会换成七八十平米的,等经济实力更雄厚一些的时候,则换成一百平米——甚至两百平米的大房子……也就是说,当一个有改善型需求的人要换房时,他现有的房子需要有人接盘,传导到最后,就是最最底层的刚需,这些人就像大厦的基座,如果他们无法支撑了,那整个链条就断裂了……

限购、限价、限贷之类的调控,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火上浇油,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大城市楼市仍会大涨的预期,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看涨,自然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比如土地是有限的等等。可是,回顾全球经济发展史,任何性质的“非理性繁荣”都无法维持太久,任何带有“动物精神”属性的投资,最终也会用血的教训重新回归“人类理性”。

根据希勒的“动物精神”法则,资产价格泡沫源于人的“动物精神”。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希勒写道——投机泡沫是这样一种情况:关于价格上涨的新闻刺激了投机者热情,投机者热情通过心理感染在人群中传播,并在此过程中放大可证明价格上涨合理性的故事。”这吸引了“越来越庞大的投机者群体,尽管他们怀疑投机的真实价值,但也被吸引入局,部分是因为他们嫉妒他人的成功,部分则是因为赌徒的兴奋”。

但是,经济规律是不分国界和种族的。如果任由国人对房地产的狂热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一旦泡沫破裂,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打击,最终受苦的还是大家。

投机泡沫不会像短篇故事、小说或戏剧那样结束。不存在将所有线索同时推向令人难忘的结局的剧终场景。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永远不知道故事什么时候结束。因此,保持必要的警惕十分必要。包括加息在内的调控的目标就是要阻止人们在大厦基座不够牢固的情况下,不断往上面盖楼,保护人们不要成为雪崩时的那一片雪花。

分享到:
责任编辑:温意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