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樊纲:房地产波动或源于城市化战略偏差 冷却就业

来源:  和讯房产 东莞房掌柜  2017-06-19 03:32:20
[摘要]我们国家在处理经济衰退采取的是软着陆方式,好处是没有持续衰退,坏处是拖的时间比较长,长到有一些人把周期性的问题当成长期性的问题

    6月13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出席第十四届(2017)中国蓝筹地产年会时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务,坏账等结构性问题是典型的经济周期现象,是经济过热之后的后遗症的现象。“我们国家在处理经济衰退采取的是软着陆方式,好处是没有持续衰退,坏处是拖的时间比较长,长到有一些人把周期性的问题当成长期性的问题。”樊纲说。

  通过回顾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樊纲认为,中国高增长的故事远没有结束,但近期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这一轮我们的低谷问题还没有清理完,还要清理一段时间,但是借鉴上次恐怕需要一段时间,过剩产能没有清理完,债务没有清理完,压着民营企业投资很难上升,经济就很难恢复正常增长,加上国际经济逐步恢复,L型经济形势走底。“

  对于近期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樊纲认为呈现出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大城市爆涨,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卖不出去,这反映出城市化战略可能出了偏差。究其原因,樊纲认为货币太多只是似是而非的说法,高地价导致高预期,高预期带动房价上涨,引发了政府调控。

  从供求方面来看,樊纲指出,需求方缺乏像房产税这样的自动稳定器,供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城镇化战略出了问题,以前是城市化政策,现在是城镇化政策,鼓励小城镇发展,限制大城市发展,相应的就给小城市无限供地,小城市供多少用不完的嘛,大城市呢,限制你,城市就这么多人口,就给这么多土地。就导致了偏差,这种战略前提假定是企业回到小城镇发展,就业会在小城镇创造,人们会向小城镇转移,看看这30年,绝大多数人口的迁移,迁向了大城市,而且逐步阶梯式的走向大城市。”在樊纲看来,城市化的基本逻辑是经济效益,是规模效益,是聚集效益,是因为大城市能够节约资源,能够更有效率,能够为更多的企业创造发展的条件,冷却创造更多的就业。

  “房地产基本的问题是需要解决战略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樊纲表示,“减少或者停止向人口流出的小城市供地,增加对大城市的供地,这是开始进行调整的迹象,我们走了一段弯路,今后能不能把这个弯路调顺过来,这个决定着我们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方向。”

分享到:
责任编辑:温意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