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买房投资在很多人脑海里,早已经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而过去一年的房价飞涨,似乎也在事实上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物业税空转、遗产税征收预期加强,当我们进入全面税收时代,买房投资是否依然划算?
理财案例A
王先生:买房投资挣钱快?
居住在亚运村的王先生,今年40岁,在京有两家商务公司。王先生的资产在6000万元左右,他以前的投资策略就是将利润用于买房,买完房后既不非毛坯,也不出租,单纯期待房产升值获利。几年下来,王先生已经购买了8处公寓、3栋别墅,而所购买的房产,最差的也已经升值了一倍。
当前,房价下跌、物业税开征、遗产税开征等预期强烈。王先生的投资方式是否还是可行的呢?
专家支招
国家理财规划师专家委员会成员田家广:
物业税对投机抑制作用有限
物业税不能起到抑制房价、打击炒房的效果。其实,物业税只是一个税收的转移过程。需要明确的是,开征物业税并非增税,而是税收从开发和交易环节向持有环节的转移。
在中国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抑制房价、打击投机在多种政策、法规的结合、协调下才能发挥作用。由于70年的土地出让金被纳入到物业税中,逐年征收,炒房者反而能够以小博大,用少量的资金炒更多的房,因为房屋的绝对值减小了。炒房者只是为了低买高卖,而不是长期持有,一般几年就出手了,物业税对投机的抑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针对王先生的具体情况,如果延续现行投资方式,风险相较前几年会有所扩大。但是由于北京地区的特殊性,房产在长期内总体看涨。因此,在投资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增加稳健型投资品种的配置。比如,稳健型基金、国债等投资品种的配置,以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
张大伟:短期考虑出售不良区位公寓
目前的物业税投资征收的可能有两种:一是以房产评估价的70%为基准,征收税基的1.2%为物业税;另一种是用于出租投资,就以投资回报为基准,征收12%的物业税。不过,空转中并没有设定起征点。
目前北京的房价虽然已经历上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房价中长期依然有上涨的空间。而且对于王先生的这类商务公司来说,不需要占有太多的流动资金。所以房产依然是比较好的投资渠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就短期投资而言,2010年高端物业市场价格下调的风险很大,所以王先生可以考虑将部分位置不是非常优越的公寓出售。
目前,投资楼市更看重短期价格升值,租金等长期投资价值并不在投资者主要考虑的范围。
理财案例B
马女士:买房出租保值稳?
马女士在北京属于小康之家,今年45岁,职业为公司行政管理。先生50岁,经营一家贸易公司。马女士家庭每年稳定收入在400万左右。过去10年,马女士在北京的团结湖、西直门、中关村[6.50 -0.76%]、国贸CBD陆续购置了4套3居室住宅。最早购买的西直门地区住宅已经翻了6倍以上。马女士现住在中关村,其余三套房子用于出租,每月出租收益达14000元。
如果物业税开征,马女士应该怎么做呢?
专家支招
国家理财规划师专家委员会成员田家广:
中年家庭资产配置应作长远规划
物业税开征有两种情况。如果对现有购房者不重复征税,那么对马女士基本没有影响。如果对现有购房者征税,那么马女士的投资收益就会下降,这个时候,是否还要继续持有房产,就需要重新考虑成本收益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收益一方面要考虑税负的增加,一方面也要考虑租房市场的价格。近期,由于营业税调整,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降,很多业主将待售房源转为出租,加大了出租房源的供应,这对租房市场价格会有一个向下的预期。
就买房进行保值这个观点来看,由于北京市场的特性,是可取的。但是针对马女士的具体情况,基于稳健投资的考虑,由于马女士和先生均已接近50岁,而且现在已经有4处房产,不建议再进行房产配置。应该开始考虑退休规划,进行更多的商业保险配置。因为再过几年,马女士夫妇有可能由于年龄原因被保险公司拒保。同时,由于房产投资的风险加大,建议马女士进行适当的基金定投等稳健投资品种,以降低整体风险。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
张大伟:购房依然是保值的理想选择
针对马女士现在状况,如果物业税以投资回报为基准,征收12%,那么14000元的投资收益会征收1680元的税款,整体影响有限,但收益终究是要降低的,马女士可以考虑适当进行其他投资来弥补。
但是马女士买房主要是追求保值,地段好的房子,保值抗跌功能一直是非常好的。像马女士这样追求资产保值的人群,投资房产依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物业税将试行的消息对于二手房市场的影响最终落到两类人身上,一类是多套物业所有者;另一类是计划拥有多套物业的业主。北京中原地产调查显示,大部分有业主表示:“就算实施,也只是‘空转’,还没开征呢,它最多影响大家的市场预期而已。”
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研究,物业税开征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手上有多套物业者担心物业税开征后面临同时缴纳多套房税,负担加重。
●对拥有自住房产的业主来说,第一套住宅已免征,不敢再想置业第二套或多套物业,否则会付出更多成本。
●近期打算放弃的投资者增加,投资性置业比例或将大幅锐减。
●买卖双方都在观望,市场未现大量抛盘,但出现一批以收租为目的的长线投资者。
●租客担心物业税增收,房东会提高租金,以转嫁税收成本。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