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新房、二手房如此,租房市场也是如此。发展租赁市场,本义在于补上短板、“租购并举”,绝非为炒作者提供转场空间。当前,各地有关租赁的支持鼓励政策频出、各方资本力量踊跃进入,这既是租赁市场的幸事,但确实也滋生了一些风险,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严防炒作。
有些风险来自于拿不上台面的手段。当前,个别中介机构或“二房东”打着“租赁风口来了”的旗号,哄抬租金、操纵市场、人为制造紧张气氛,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避免租金非理性上涨。
还有些风险我们一时间还难以察觉。日前,证监会、住建部联手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使得尚处微利的租赁机构看到了使用低成本资金的希望。此前,也有部分金融机构针对租房者推出低利率的信贷产品。这些举措,有利于降低租房市场上供求两端的资金压力,使长租更易实现。制度创新当然值得鼓励,但也要注意扎紧篱笆,谨防一些人将银行的低息租房贷款挪为他用,也防止政策引发动机不纯的“二房东”借机囤房炒租。
炒房危害大,炒“租”同样如此。如果“租”因为炒的缘故而泡沫滋生,那就完全违背了租购并举的本义。在鼓励、支持、壮大租赁市场的当下,多根预防风险的弦,总归没有坏处。
(房掌柜整理来自人民日报、号外财经网)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