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地产圈不像几年以前了,生存都成了难题。地拿还是不拿?这个买卖做还是不做?都分分钟考验房企的判断力。就像近日跟某房企高管聊到土地市场时,他手一挥说,2005年当时代表公司去拓展重庆(楼盘)市场时,入住的所有酒店都会听到大家都在炒作土地,那边桌子上说多少钱一亩,这边桌子说你看多少多少面积,所有都被倒地的哥们儿给包了,地方政府也是,只要开发商愿意去投资,都是当金主一样捧着。说到现在的市场,他抬高的一只手又放低说,“十来年过去了,变化也很大,好的城市、核心城市见了开发商都躲着,一般城市见了开发商也端着,只有特别需要的城市,才会比较尊重开发商。”
从投资上面看,他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政策更严谨了,规则更透明、更规范了,原来是什么都可以干,而且也确实看到有人什么都能做到,到现在除了那些公开透明的信息,你什么都不能干了。
冷静、冷静、冷静,学会做加减法是李嘉诚留给地产圈的另一法宝。当然,环境也让房企们都变乖了,也就是说,如今的房企才真正学会了加减法。
就像李嘉诚从打高尔夫中获得的感悟一样:“做生意要冷静,打高尔夫球也一样。第一杆打得不好没关系,如果可以保持冷静,有计划,并不表示这个洞就会输。做人做生意,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要考虑怎么应付。”
3、做好自己,不负他人
李嘉诚对自己经营的企业另一个满意之处是——低离职率。今年3月份,在业绩报告会上,他说,“过去这几年,我们高层和中层没有一个人离职,说明公司运作很好,公司一个原则是忠诚为股东,绝对不会占股东便宜,这是我做人的原则。”
几组数据显示,整个房地产行业,高管跳槽已是常态化。第一组数据是,去年,房地产行业,至少有130余位房企高管发生职位变动,至少有69位高管离职,其中至少12位总裁级高管离职。第二组数据是,2017年房地产行业的离职率高达19.2%,也就是说,这一年里房地产行业每十个人就有两个人换了工作,而对比行业内,离职率最高的是营销部门,综合离职率高达32%。第三组数据是,2018年一季度,已有超过30名房企高管离职,接近60名高管职务发生变动。智联招聘2018年跳槽意愿调研显示,传媒娱乐、房地产行业白领最想跳槽。
虽说“跳跳更健康”,但是离职率高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不稳定性和成本的增加,尤其是高管的离职影响更大。所以,一个企业能够保持较低的离职率,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那么,为何房地产人都爱跳槽呢?原因众多,当然,对于高管来说,与公司的气质不相匹配、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业绩完不成压力山大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而最近,我们也看到,为了冲击上半年的业绩,房地产企业开始了没有周末的日子,开始了加班加点完成任务量,这个加班加点已经不是效率的问题了,而是上升至“冲规模、冲业绩”的高度。不过,加班的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加了班业绩还完不成,这也当然会影响到“跳槽人心态的动摇”。就在今天下午,某企业领导还说,现在,天天在开指标会中。
如果你要问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什么?那就是,我特别喜欢、特别愿意加班!试问有几个能做到!
所以,一个企业,做好自己,不负他人,让员工都服服帖帖、不带焦虑地跟着自己几年、十几年,就是另一种成功!
4、谈原则 不该赚的一定不赚
一直到现在,有两个原则:不应该赚的钱一定不赚,不应该拿的利益公司也不应该赚。所有一分一毫赚来的钱都是正正当当,不会对社会、让股东有什么可以被人家批评的,公公道道做人。到今天,我有所交代了,总之以股东的利益第一,希望这一家公司将来也是走这一条路。
5、谈持股 只买股票不会卖股票
我对公司的前景非常有信心,公司的固定收入会一直增加。但世事难料,不敢担保一定是这样,但我定的目标是一直能做到,固定收入远远多于我们要派的股息。
这一秒钟,公司没有负债,我们投资很多钱,都依然没有负债。所以,我可以说,我和团队是全心全力为股东谋取利益。
未来的岁月,对于我自己来说,99.99%,我是只买股票,不会卖股票的。基于这个情形,我和股东的地位是一样的,以过去的例子可以看到,我对这一间公司的未来应该有信心。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