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有部分实际流入楼市股市;抽查60家“现金贷”机构发现40家无从业资质……6月20日,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报告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其中披露的部分问题可谓“触目惊心”。审计发现,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部分实际流入楼市股市。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审计便是对当前房地产去杠杆的一次大检查,未来若有各类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预计银行信贷部门还可能面临更严惩罚。
据业内人士介绍,审计署每年都会针对当下市场中较为突出的问题领域予以审计。对于此次银行违规“输血”楼市的数据被列入《报告》,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公布这个数据本身就是楼市调控加强的表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认为,这显然是对当前房地产去杠杆的一次大检查,利好行业规范。结果表明,这些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个人消费贷款部分流入股市
根据报告,各项审计都关注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情况。从审计情况看,金融机构和有关企业风险防控工作持续加强,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高风险行业和领域整治力度。
审计发现,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部分实际流入楼市股市;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短期封闭式理财产品吸收资金,用于投资长期项目等,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网络贷款领域风险管控还不到位,抽查在重庆注册的29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中,有12家主要在浙江等地经营,以规避实际经营地区的准入审查,由此导致的网络客户信用识别不精准、非法冒用他人名义借贷等问题较突出;抽查60家“现金贷”机构发现,其中40家无从业资质,有的以学生为主要客户,存在较大隐患。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方面正在整改,8家银行已收回贷款等45.86亿元。
3银行违规提供融资1222亿
对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审计,主要审计了9家大型国有银行和35户央企。结果表明,这些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外,审计发现的问题包括:
违规决策和经营问题仍较突出。有3家大型国有银行违反程序、违规承诺等办理信贷、理财业务945.99亿元,违规向“两高一剩”行业等提供融资1222.29亿元,虚增存款规模45.1亿元。审计35户央企发现,2016年多计利润28.65亿元,占同期利润的0.77%;有175项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涉嫌违规或盲目决策等,556项经营管理事项不够规范,共造成资产损失、损失风险和闲置等203.67亿元。
同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依然存在。30户央企和3家大型国有银行购买礼品、旅游和违规兼职取酬等3.06亿元;21户央企超标准购车3405.14万元、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768.32万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金融机构和企业补缴税款9100万元,推动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5亿元,制定和修订制度1742项,处理处分1883人。
3金融机构1551人次受处分
记者注意到,审计署还发布了工行、农行、中信集团3家金融机构201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公告。
对此,审计署金融审计司主要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审计发现,业务经营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违规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实际承担融资平台功能的企业,向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以及向土地储备中心、“四证”不全的房地产企业提供新增融资等;违规向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办理票据贴现、黄金租赁等业务;虚增存款规模、违规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核指标等;违规同业发售、调节收益、向不符合条件客户提供融资以及借助信托等通道将理财资金违规投资本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等。
而在风险管控方面,信贷管理中存在资产风险分类不够准确、地域性“担保圈”、行业过度授信等风险问题;部分贷款或投资项目面临风险;部分理财资金投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境外分支机构未采取有效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形成不良资产;子公司引入的担保机构被吊销业务许可,以及未严格落实清理资金池、不得新增非标资产投资的监管要求、继续以“非标转标”方式新增低流动性资产等。
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廉洁从业规定方面,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违规乘坐交通工具、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规消费高档酒水;管理人员兼职取酬或违规发放高管人员等薪酬奖金;购买购物卡、礼品等。
记者注意到,上述负责人表示,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3家金融机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对发现的有关问题进行整改。需整改问题合计473个,已整改443个,整改中30个,整改率93.68%。同时,严肃追责问责。3家金融机构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具体违规情节与造成的不良后果严重程度,共处理责任人1551人次。
记者从工行了解到,截至目前,审计指出的问题该行已全部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完成率超过98%。其中,涉及的贷款已经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基本可控;涉及的财务收支问题进行了相应调整;针对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在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和系统设计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经营管理,全面提高政策执行、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对相关责任人按规定进行了责任追究。对于个别尚在整改中的问题,将持续加大整改力度,直至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不过,张大伟指出,《报告》公布的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可能还不是全部,特别是2017年消费贷款突然暴涨,背后有去房地产的嫌疑。现在金融调控引导资金进入实体,但银行还是经常违规,包装资金、提高成本进入房地产,提高了市场风险,同时实体经济还是得不到资金。
从未来趋势看,业内人士认为,楼市调控还会趋紧,而银行就是其中一个关键角色。张大伟表示,银行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盈利的冲动让银行有违规放贷的举动,过去多轮房地产爆发,都是从银行的放贷冲动开始。但调控楼市就是调控资金,楼市火爆是因为投资投机,投资投机肯定需要资金,“管住了银行就是管住了房地产”。
严跃进也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审计力度会加大,主要是要管好资金、管好价格、管好行为。从资金方面看,各类资金未来套现的可能性会减少,包括近期信用卡透支等方面的管制;从价格方面看,各类有较好利差的贷款会有管制,甚至会涉及到部分房产抵押、典当等领域的贷款业务;从行为方面看,放贷方面的风控会不断务实,审核趋严,利好规范市场交易。
严跃进进一步分析称,未来此类约束会增强,是当前银行贷款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一点是很关键的,即未来若有各类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预计银行信贷部门面临更严惩罚的可能性会加大,这也要求信贷人员注意实质性审查,对于各类名目的贷款,账目要清晰、流向要清晰,进而防范呆账、坏账和糊涂账的风险出现。
(房掌柜整理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商报)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