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融创孙宏斌: 将全部接盘万达文旅,王健林变现退出

来源:房掌柜采编中心  整理 东莞房掌柜  2018-10-18 12:27:34
[摘要]转让过后,万达只单纯保留对13个文旅项目9%的股权,不再负责其他任何事务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融创奔着万达文旅集团总部而来,看中的无疑就是文旅业务主创与管理人员。

文化旅游业务的门槛还是相当高的,万达文旅业务团队的专业度在国内排名靠前,是一支经验丰富、战力强大的队伍。

王健林当年对文旅业务的野心有多大,这个团队的含金量就有多高。他们才是文旅业务车轮能够滚动下去的核心力量,设计、建设、运营、管理,都是高精尖的技术活。

其中,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是中国文化旅游产业首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研发机构,汇集了大量国内外顶尖艺术大师和科技英才,业务涵盖主题娱乐业态及其衍生品的创意研发、制作、知识产权授权及服务等。

今年,融创新成立了文旅集团,已经开始独立运营,而专业人才团队还在空缺。

这次交易达成,相当于融创给万达下的聘礼,纳入豪华班底,既是人才补足,也是顺水推舟,两全其美。

这也像是一场吾之蜜糖,彼之砒霜的交易。交易的逻辑在于,万达与融创的诉求不同,但双方各取所需,谋求双赢,它是复杂现实局面下的,双方利益最佳平衡点。

如今,王健林与孙宏斌对文旅业务的不同看法,正是公司与公司之间战略目标、资产底盘、资金实力、业务重心不同的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孰优孰劣,只有合不合适。

据记者了解,在万达,文旅集团已经发起人才去留问题的讨论,文旅建设业务的人力与务人数已经消减到了个位数。

融创文旅业务步入新台阶

融创对文旅业务以及专业团队的重要性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去年和万达交易,只是单体项目和项目层面人员的转移,当时的共识里,文旅项目设计建造、管理运营等都授权给万达,由万达直接负责,融创充当的更像是一个金主角色,有所有权,但无管理权。

这个机制设计其实也埋下了一个伏笔,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它容易导致融创对文旅项目的管控和约束都较为有限。

孙宏斌看好文旅业务前景, 看重消费升级,赌的是未来成果。当今年融创开始把文旅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开始重金投入的时候,新的发展诉求就会放大这种管控无力感。

文旅项目的销售物业已经给融创提供了不错的货值和现金流,可售面积4973万平方米。但其他持有物业还需要重金投入,持续多年。

对融创来说,未来要把文旅资产盘活,谋求好回报,必须把实干能力补足,把管理权限理清。他们会成为孙宏斌文旅计划展开路上的核武器,这是融创接手万达文旅团队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打个比方,融创已经花了438.44亿元买下了13个文旅项目,准备大干一场,就相当于花重金买了单反相机,再买一个好一点儿的镜头,做高质量的配置,也是情理之中。

更何况,这次的团队配置,相比买项目本身,还是便宜多了。

内容与形式同样重要,强强结合之后,融创的文旅业务才可能自此正式步入新台阶,改变以前一条腿走路,需要万达做拐杖的阶段。

万达:现在的钱比未来的钱值钱

万达为什么愿意放手它曾经引以为傲的文旅核心业务与骨干部队?

虽然去年与融创的交易中,万达已经拟定了要对融创持续收取运营管理费的要求,看起来是万达要持续保留文旅集团核心业务与团队,做文旅轻资产运营。

但实际上,打包出售所有的文旅项目,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它是王健林放弃文旅业务的第一步。

从第一步走到如今彻底放弃,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从万达的诉求点来看,没有项目,只有团队,做轻资产配置,就需要符合讲轻资产故事的硬性前提条件。

万达商业轻资产的故事已然成立,如火如荼,但文旅轻资产的故事与商业轻资产并不一样。

轻资产商业模式都需要做到有看得见的增量利益,做有成长性的生意。万达如果要做大文旅轻资产,每年接管的文旅项目与收益至少要有上升趋势。

但是,文旅项目体量大,获取难度大,沉淀资金多,一个单体项目就可能投入百亿到千亿,做一个文旅项目就是开启一个长线工程。

国内在文旅领域走得最快的开发商便是万达自己,但也不过一共13个项目。同行进攻文旅业务,在项目数量和进攻力度上,能与万达匹敌的不多。

这意味着,万达文旅轻资产对外接活,独立经营的空间并不大。

对王健林而言,剥离文旅业务,是万达转型之路上的最佳动作,也是一次必然的取舍。万达借这次出售,彻底摆脱了文旅业务的重负,可以将注意力聚焦在最具含金量的业务上,进一步做轻资产转型。放手力度之大,可见王健林转型决心之大。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万达已持有大量重资产的万达广场,就没有必要再去持有重资产的文旅项目,后者十几年才能收回投资,负债压力相当大。

如今,彻底告别文旅集团业务与团队,也是基于利益之举。与其等待每年不确定的管理费用回报 ,不如直接出售,直接获取稳定的现金流。

对于文旅,万达宁愿相信,现在的钱比未来的钱值钱。当然,这也可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资金对现阶段的万达还非常重要。

抛售文旅之后的万达

对于王健林来说,大举售卖资产,在他的从商履历中还是第一次。

从1988年成立万达以来,无论盖房子还是做商业,“万达速度”一度曾是国内房地产企业中的标杆。

而在2017年那场“世纪交易”后,万达的总资产和收入指标,直接减少了11.5%和10.8%,其他各项经营指标也均有下降。不过,今天的万达仍是个庞然大物。2017年实现收入2273.7亿元,总资产达到7000亿。

从创立至今,万达总共经历过四次转型,从最开始的地产商,到后来的商业地产大亨。万达广场令王健林登顶首富,随后向文化板块进军,又造就了万达电影,并开始更加多元化扩张——金融、体育、旅游、互联网。

但在那场“世纪交易”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此前,好不容易研发出“万达城”,希望将其做成中国“迪士尼”的万达,一直希望能依靠文旅地产来取代过去的万达广场模式。

与万达广场相比,万达城是靠文化旅游的概念来刺激消费。让原本偏僻的地区借助文旅产业带来的人气发展。它面积更大,配套更全,也更受地方政府欢迎。

而在万达过去的组织架构里,一座万达城实际上促成了两家公司的现金流。一位万达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万达城的开发和写字楼、住宅的销售产生的现金流都由万达商业承接,而娱乐项目、酒店等业态的运营则归属于万达文化旗下。

这原本将成为“百年万达”的新武器,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王健林选择了“断臂求生”,彻底推翻了过去的逻辑。

现在,万达的金融业务也已经重回传统。而在2017年年会上,王健林提出,在以万达广场为核心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曾经激情扩张的体育产业将把精力回归国内,回归自有IP。文旅产业将以酒店管理为核心,尽早做到管理百家高星级酒店。而影视板块则要努力向非万达物业扩张。

(房掌柜整理来自财经杂志、观点地产网、南方周末)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子欣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