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老旧工业园、旧厂房已成为制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为此,横沥镇积极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战略思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工改工”项目建设,把“工改工”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为横沥产业腾挪新发展空间,着力提升横沥城市形象和发展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横沥镇横沥村骏马路(原横沥第二工业区),数栋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这就是擎洲•智慧零碳工场。从前,这里是低矮破旧的老厂房,经“工改工”后,现代新型厂房跃现眼前。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5亿元,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6亿元,引入100个光电创新型“科创+文创”项目。
擎洲•智慧零碳工场项目负责人施利军说:“擎洲智慧零碳工场项目属市重大项目、横沥镇首批“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项目从土地批复、“三旧”拆除、规划和工程许可等各环节均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横沥镇领导带领住建、规划、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人员现场办公、联动协调,项目按原计划提前通过竣工验收,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园投产。”
据了解,智慧零碳工场是面向未来光电产业基于“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路径探索。项目按照“一核三翼五平台”的发展思路,以零碳发展为理念、以“人才、金融、数据”为基础、以工业设计为引擎、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为支撑、以智能制造为驱动、以会议展览为链接、以文化交流为融合,打造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光电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共享平台。
该项目是横沥镇第一个原权利人自改的产业类项目,今年9月份完成竣工验收,目前已经进入内部装修期,是一个以零碳为主题,企业自用为主的工业园区。
擎洲•智慧零碳工场项目负责人施利军说:“未来将以零碳发展为理念,立足横沥光电产业集群两翼发展,构建“1+1+N”先创联动发展模式,以1个龙头企业为引领、1个光电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N个光电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的产业发展布局,强链补链稳链。”
横沥是全国百强镇、全国文明镇,也是中国模具名镇,虽然强大的工业基础让横沥的GDP逐年上涨,但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也突显出发展中的短板,横沥面临如何破解瓶颈制约拓展发展空间的问题。近年来,横沥镇委、镇政府按照东莞提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发展方向,高度重视工业用地改造升级工作,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引进优质项目,盘活低效用地,促进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擎洲•智慧零碳工场项目,正是横沥率先启动的“工改工”项目,它的启动标志着横沥镇正式打响向产业空间存量要增量的突围战,努力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为“智造名镇”建设注入澎湃新动能。
横沥镇城市更新中心副主任利树康说:“今年5月,我镇成立了“工改工”专班,从各部门抽调了工程类人员大概10人,专业推动“工改工”,以2人为一组推动项目。当前我们正在推动的项目有7个,计划年内实施,约300亩,已经拆除平整的有3个,准备拆除的2个,剩余2个在空位调整和改革方案审批后马上拆除。”
“工改工”拓空间已成为横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横沥镇正在推动连片统筹,通过划定大连片,逐步推动项目实施,已划定了1768亩的“横沥镇国家专精特新产业园”控规路网调整已启动,预计年底完成,并启动蚬金工业区和东长水泥厂项目的改造,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连片的方式,带动片区范围内的项目实施改造。
项目是发展之基,招商是发展之源。拆、建、招、引,最终要落实到“引”上来。当前,横沥城市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跃升、全面提质增效的历史阶段。在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连片改造的背景下,横沥提前做好规划布局,明确了“工改工”项目发力方向,将更加紧密对接松山湖科学城这个科创策源地,积极承接产业溢出与创新成果产业化,引进和支持发展一批高端装备智造、新能源、智慧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努力培育新动能,厚植先进制造基础,向高质量发展聚焦聚力,助力“腾笼换鸟”引“新凤”。
横沥镇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吴轶超说:“我们横沥以前是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被人称为是满天星星,但是我们现在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模具名镇为契机,大力发展模具产业,打造模具名镇。现在根据东莞市政府“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战略思路,我们始终坚持以制造立镇、强镇的定位,接下来我们会引进电子、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等比较新型的产业为主。一方面,我们会加大力度,促进我们现在32个重大项目的落地,总投资额达到104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我们会加大项目的引进力度,现横沥镇有39个准备增资扩产的项目,还有38个有意向到横沥镇投资落户的项目,我们将积极与他们沟通,选择优秀产业项目落户横沥。”
来源:横沥新闻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