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掌柜原创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1)
收藏

强信号出现,从二十大透露的信息,读懂东莞未来楼市走向

来源:房掌柜采编中心   东莞房掌柜  2022-10-20 14:28:16
[摘要]改善型需求将成为市场的关键支撑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会上提出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等房地产发展方向。

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掌柜君看到了几个重点:

1、改善型需求或将成为市场的关键支撑;

2、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3、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这些举措对东莞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

1、改善型需求或将成为市场的关键支撑

首先,改善型需求不断增加,一直是东莞市场近10年的发展趋势,未来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大。

随着20年楼龄的小区,老旧的产品以及二胎三胎家庭成员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换房需求,这一股改善刚需的购买力,在市场的占比会越来越重。

从数据可看出,今年改善型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70㎡以下的户型已基本无人成交;

70-110平㎡的户型成交占比最多,5月成交占比约57%;

110-144㎡户型成交占比上升,5月成交占比约34%,同比上涨7%。

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在售改善洋房项目约78个,户型基本为3-4房。其中,壹品松湖、莞民投和昌莞月湾、首嘉鹭湾1号、华润润府等项目为纯4房社区。

从以上的表格可看以,在东莞市场上,有大量的4房产品可供选择。

随着新房市场上大户型产品占比的增多,市场需求反馈的不断,未来东莞楼市的大面积产品将持续迭代升级,带来更多惊喜。

2、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租购并举

这是近8年国家反复强调的方针,只是目前的形势更加的成熟。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将“租购并举”确立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租赁市场进入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抓手、重点解决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问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随后中央加快金融、财税、土地等配套政策落地。

融资闭环是这一系列推进重要的一环,也是房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

目前东莞的人才房莞寓、公租房雅园新村都是东实在管理运营。

与市场化租金相比,公租房租金较低,约为同地段租金的17%。

以西平为例,金地格林小城88.12㎡三室租金约2800元/月,光大景湖春晓85㎡两室租金2700元/月,景湖名郡78㎡两室租金2600元/月。

而雅园新村的公租房,毗邻东莞高级中学,80㎡的户型,租金仅440元。与同地段市场租金相比,相差约2100元。

5月13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发布了《东莞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意见》,表示,到“十四五”期末,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万套,力争达到15万套。

其中,2022年不少于3万套,2023年不少于3万套,2024年不少于2万套,2025年不少于1.7万套。

那么,近两年,每年新增3万套,大概是什么样的水平?

据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新房成交约4.3万套(合富大数据)东莞二手成交约2.1万套(乐有家数据)

由此看来,每年新增3万套,相当于接近东莞整年的新房成交量,超过东莞整年的二手房成交量。

东莞今年首度入市的三限房,是东莞的一次新的探索,在今后的市场或许会更加频繁的出现,涵盖更多镇街,产品不断升级完善,以更全面的方式出现。

10月19日,东莞首个三限房东实旗盛花园,开启线上认购,10月29日正式选房。

本次供应1号楼、4号楼共360套预售房。其中,第一批推出354套(6套样板间不参与本次选房,计入下一批次推售房源),户型为71-79㎡2-3房。

三限房(共有产权住房)销售时,承购人按总价的50%出资购买50%产权(销售均价不能高于34970元/平方米,结合房屋楼层、朝向等因素确定,上下浮动比例不超过10%),另50%产权由政府指定代持机构持有。

以1栋为例,70.9㎡两房户型最低总价117万元(半价)按照首付两成,首付约23万元左右;

78.84㎡三房户型最低总价134万元(半价)按照首付两成计算,首付约27万元左右。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本批三限房具体交付使用时间为2024年9月15日,意味着两年后才能收房。

此外,该项目第二批次的2号楼和3号楼计划于今年12月推售。

而长安、塘厦、凤岗等三限房项目推售节奏也初步确定,计划陆续于11-12月入市。

3、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这个方针涵盖了中国最为重要的几个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而东莞作为大湾区的经济要塞,与该政策息息相关。

而东莞的滨海湾新区,无论是交通还是产业都与深圳紧密相连,成为东莞融合深圳的又一重要经济命脉。

在《东莞市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中,滨海湾新区共有19个项目列入市重大建设项目计划表,2022年计划完成总投资38.4亿元;5个项目列入市重大预备项目计划表,估算总投资为418.82亿元。

区位优势叠加利好政策,让滨海湾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极具投资价值的“潜力板块”。

目前,滨海湾已引入OPPO全球总部、OPPO智能制造中心、紫光芯云产业城等产业项目,千亿级产业集群悄然形成。

还有正中科学园一期首开区、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vivo智能终端总部和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项目等工程快马加鞭。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图勾勒愈加清晰,越来越多年轻精英聚集于此。根据滨海湾十四五规划,预计2025年,新区人才总量将高达13.6万,比2021年(约1000人)要多135倍。

而东莞也通过滨海湾,与深圳的连接更加紧密。

8月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的通知,东莞全市纳入了深圳都市圈。

《指引》显示,三条走廊将深圳和东莞全部打通:西部沿海走廊:深圳中心区-宝安-滨海湾;中部隧洞走廊:深圳中心区-光明-松山湖;中部谷地走廊:深圳中心区-龙华 -东莞东南板块,涉及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科学城、塘厦、常平等。

随着两城深度融合,深圳的科技资源、研发实力不断向东莞渗透,也为东莞的产业集群升级提速提供了很好的养料和催化剂。

目前,天安深创谷项目、京东智谷等多个新兴产业园已引进大量深圳企业;松山湖又添一个大型科技产业园,,东莞立讯、深圳5G产业联盟等已签约进驻。

此外,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将深度联手,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率先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本框架。

在空间上,东莞不仅南连深圳,还北接广州。根据《年报》显示,深莞每天有120.8万通勤人次;穗莞每天有46.1万通勤人数。

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产业集群厚实,东莞被省委省政府赋予“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更高期许。

如今,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性突破,截至去年年底,东莞R&D投入强度提升至3.54%,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387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名。

那么,未来的东莞市场将走向何方,让我们静待时间的揭晓吧。

分享到:
责任编辑:简艳霖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