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莞房莞事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黄江乡村经济强在哪?产业融合显优势!

来源:房掌柜采编中心   东莞房掌柜  2022-11-07 06:00:04
[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

  随着黄江镇乡村振兴从“点上出彩”向镇村全域拓展,黄江各村(社区)在产业振兴上各出奇招妙招,因地制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带动集体经济持续提升,极大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

  腾笼换鸟

  加速“工改工”盘活土地资源

  今年以来,制造业强镇黄江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牛鼻子”,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的新动能。近期,17个重点项目更是在黄江镇集中落地,开工投资的新动向不断。在多个重大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产业项目占据多数,表现亮眼。

  其中,落地黄江镇星光村,位于富兴路末端西侧的黄江镇晨讯智造项目(下称“晨讯智造”)投资总额高达20亿元,占地面积58.2亩,投资强度不低于3330万/亩,产出比不低于1660万元/亩,年财政贡献不低于110万元/亩,预计年营业收入9.6亿元,年税收贡献6405万元。

  晨讯智造由领誉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未来将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终端智能制造。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全镇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布局,同时也将进一步带动星光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这座原本位置偏僻的小村落带来更多新可能。

  近年来,黄江凭借区位优势,成为承接深圳产业溢出的首选地之一,而黄江镇边缘与深圳一山相隔的星光村迎来了发展机遇。

  随着“工改工”的不断推进,星光村将原有的旧厂房进行重建、改造,通过盘活现有土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增加居民收入。这些现有的存量工业用地或旧工业区,将被进一步升级改造为用地性质为新型产业用地(M0),或普通工业用地加新型产业用地(M1+M0)的新兴产业园,空间形态能更多元化,可利用于新兴产业用房、配套商业、配套宿舍等多种物业形态,承接更多来自深圳的产业资源外溢。

  目前,创星路26号旧厂房改造于2021年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集体物业招租工作租金为13.4万元,年增收160.8万元,进一步提升了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同时,星光村积极推进松湖星光综合服务大楼二期工程建设。目前该工程已经交付,预计2022年11月完成招租工作,每年可为集体增收100万元。

  连片的“工改工”工程将为未来承接重大项目提供空间基础。星光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村已有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接下来黄江将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引入与建设,在招商选资方面,紧抓深圳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双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此外,星光村还将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建设,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领域掌握一批前沿技术和发明专利,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优化结构

  全面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河流黑变白,道路白变黑”,近年来在黄江镇龙见田村,不少居民都会这样调侃。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龙见田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系列“微实事”“微改造”“微整形”,龙见田的主要道路铺上了沥青,并添加绿道与原绿道相连。龙见田还增设人行道、垃圾桶,优化升级路灯照明、绿化设施,配套建设街头口袋公园等小景观,并对辖区市场外观进行升级,改造旁边绿地规划停车场,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

  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提升,辖区居民出行更加便利,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将目光投向了龙见田。

  龙见田村支部书记叶厚伦介绍,龙见田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厂房物业的出租,辖区内共有20间厂房物业,由于大部分都是老旧厂房,容积率低,2019年收入仅有约1700万元。乡村振兴以来,龙见田的人居环境、创业就业环境大幅提升。龙见田还对厂区外部进行了硬底化和停车位划分,创业就业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环境的整体改善使龙见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现年收入已提高至约200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得到了提升。村民因此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今年以来,龙见田更是充分了解利用产业振兴相关新政策,因地制宜,通过充分利用本村的现有资源,对人居环境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并持续优化全村产业结构,统筹推进用地布局、农业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制定升级提升相关方案,致力于打造一批高新产业园及特色绿色产业带,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目前,龙见田计划对两处老旧厂房进行拆旧建新,新建一幢高新科技孵化型产业振兴大楼,引进高科技、高质量的企业进驻,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从而进一步实现存量土地优质更新,盘活集体用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民分红。

  两个项目共计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500万元。

  未来,龙见田还计划通过将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进一步推进辖区人居环境整治。

  文旅带动

  挖掘乡村特色商业价值

  走进黄江镇黄牛埔村,广场上白灰相间的特色客家建筑映入眼帘,已经完工的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已焕然一新。黄牛埔广场作为整个客家文化旅游区的中心旅游景点,三面都将被32间新打造的特色商铺围绕:除西面旺盛街、东面建设篮球场下层的特色商铺外,南面兴盛街的特色商铺也即将投入建设。

  在黄牛埔广场上,还有一只黄牛造型的雕像栩栩如生。“这一雕塑既是黄牛埔的地标,又是景区商业文化的代表,通过打造多元的文化场景,未来我们将为市民游客创造更加多元丰富的消费选择,增强客家文化消费吸引力。”黄牛埔村相关工作人员说。

  这里便是黄江镇黄牛埔村正在打造的客家文化旅游区。作为一个次发达村,原来的黄牛埔村产业基础不仅不够牢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也不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黄牛埔村紧抓黄江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奖补方案的东风,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补牢产业发展基础,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

  黄牛埔村党支部委员张国元介绍,该村的乡村振兴项目凸显客家文化,未来还将以黄牛埔广场为核心开展连片改造,打造一个集商贸展销、文化体验、休闲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建成后,旅游区将依托客家风情街、文化长廊、客家文化馆等项目,沿线打造旧围巷道、客家瓦房建筑与沿街风貌设计,串联起途经黄牛埔村旧围、黄江体育公园,最后到达黄牛埔水库、绿道等自然资源景点的客家文化旅游线路。

  目前,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已基本完工。在此基础上,黄牛埔还升级改造周边环境,推进实施黄牛埔产业振兴环境提升二期项目,提升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特色。

  包括对原兴盛路广场路段临时建筑进行拆除,增设新一批富有客家特色商铺,发掘客家风情街的饮食、旅游等商业价值,打造夜市经济客家风情商业街,丰富乡村业态。

  此外,以黄牛埔文化广场为中心,对旺盛街文化广场路段(含黄牛埔市场沿街部分)、兴盛路、永祥街文化广场路段升级沿街建筑风貌,对沿街店铺招牌统一屋檐造型,统一建筑色彩,打造连片的客家文化特色建筑景区。

  根据预算,未来这片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特色商铺每年租金收入约为100万元,同时,通过旅游业带动周边饮食、酒店等产业兴旺,进一步提高黄牛埔乡村的知名度,对黄牛埔整体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此外,在黄江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推进下,黄牛埔村着手从环境卫生整治、生活污水治理、旧围危旧农房整治、田间窝棚整治、道路升级、乡村环境美化等方面全面开展全村整治工作,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吸引更多观光游客。

  “相信随着辖区人居环境的提升及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项目落地,辖区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张国元说。

  来源:写意黄江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赖达义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