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升级
“‘金九银十’这个传统的售楼旺季,地产商可谓是花样百出,目前市场频现的‘差价补偿’,实际上完全是一种促销手段。”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说,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依然疲软,开发商为了增加销售业绩,促销手段可谓花样百出。
记者联系北京市场多家地产公司,均得到因“差价补偿”并不符合市场契约精神,违背了合同为由,称不会有此承诺。
9月中旬,地处东四环的北京华业玫瑰郡曾承诺将会根据特价房和前期售出房源的差价,全额补偿老业主的资产损失,致使旗下楼盘一周内急速成交房屋34套。
同时9月中旬,地处东二环的凯德华玺也推出了“倾情奉献·秋日共享——凯德华玺‘折桂卡’经典绽放”活动,当时有40位购房者换取了能够抵充10万元购房款的“折桂卡”。
凯德华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暂时没有“差价补偿”计划。而作为促销手段,直接的折扣优惠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也显示了公司本身雄厚的资金实力。
“促销是一个方面,楼盘所处区域、楼盘配套以及开发商背景也是一个方面。对于购房者,还要看清楚开发商形形色色促销手段背后,开发商自身的实力、承诺的兑现能力以及物业服务。”洪涛指出。
“随着‘二环内不再审批住宅项目’政策的出台,凯德华玺地处东二环的地理优势进一步凸显。有调查显示,30分钟内的生活圈,是人们认为最舒适的距离。加上给予客户实在的价格优惠,目前销售形势很好。”凯德华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补偿营销难成主流
“业主渴望的差价补偿,沦为一种促销手段,正渐渐被消费者识破,将使得这种营销策略难成主流。”孟斌指出。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则直指这是违反了契约精神的,也会扰乱市场秩序,可以看做是一个重新的定价行为。
对于“差价补偿”未来的兑现问题,洪涛认为,小开发商如果承诺没有合同化,是否兑现难以保证,但大公司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这种促销方式,对于稳定目前持续观望的消费者的心理,确实有效,但一旦形成一种促销模式,恐怕只有大的地产企业才能有此能力,小的地产商很难有此实力兑现此承诺。”洪涛说。
但孟斌却并不看好差价补偿沦为一种促销手段,他认为,企业不惜用“差价补偿”来进行促销,可以看出目前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极差。目前政府在“救市还是不救”中摇摆,这种不明朗的态度已经增强了消费者的观望心理,一旦“差价补偿”的促销手段被大多数消费者识破,只会让消费者进一步看到开发商目前的窘境,心理上会进一步持续观望。
“差价补偿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前期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它毕竟是一种非常规市场行为,不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也很难形成一种趋势,自然也不会对市场形成较大影响。”孟斌认为。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