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希望
让每个村都有一到两个公园
李毓全说,各地城建越来越快,我们不与之比拼高楼大厦,必须坚持环境取胜。
东莞将从生态着手,努力把全市598个村(社区),建设成为598个名副其实的小花园,力争每个村(社区)都建成1~2个村民公园或广场。
新区建设三成土地配套绿化
组团式的城市格局是东莞城建的一大特色。此举避免了城市扩张带来的过度聚集、交通拥挤等弊病,也使城市的空间分布和生产流通更加有序。
李毓全则认为,目前,东莞城市中心区的地位已经比较突出,但各组团基本上仍以28个镇为单位,相互间的合作不够,没有形成以片区为单位的功能组团。“形成片区,可以完善公共设施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此外,东莞为打造生态社区,镇村规划将按照新区不低于30%、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的用地标准,配套建设绿地。
市区要实现成熟社区全覆盖
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东莞绝大部分都已达到小城市或富裕县的规模。李毓全说,各镇在推进规划建设时,要参照“小市富县”的标准来完善配套。
对于暂时不需要、或者暂时没有能力建设的公共设施,也要规划好,预留好建设用地。
在旧村改造范围内,要保证不低于50%的公共用地,用于绿地、公园小品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东莞各镇要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出一批成熟社区,市区四个街道要力争实现成熟社区全覆盖。
所有镇村推行“市政管理模式”
眼下,东莞正积极推行“市场化+监理制”的市政管理模式,这个模式是遵循“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此举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专业水平。
李毓全表示,这种模式已推广到所有市一级的市政设施和65%以上的镇街中心区和村,今后要争取推广到所有镇村。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