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省党代会上,“推进珠三角城市更新”被写进了报告,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参加广州市代表团审议党代会报告时,对广州提出了殷切期望:要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要以“三旧”改造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下决心提升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用三到五年时间让广州展现出新的面貌。
如何确保省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全国城市更新先行者的广州,对“三旧”改造已有大量的实践及长远的谋划思考。
2015年2月,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在全国率先正式挂牌成立,随后出台了城市更新“1+3”政策,常态化有序推进更新改造。坚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利益共享为原则,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文化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创新性提出“微改造”更新方式,注重城市更新项目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产业和城市更新项目的有机融合,完善各利益主体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机制。
经过2009年以来的实践,城市更新带动广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初步成效已经显现:推动250个现代产业投资项目落户,已带动固定资产投资906亿元,预计可储备用地13.7平方公里,建设安置房268万平方米,惠及5.9万户、15.7万居民。
在广州市委书记任学峰看来,城市老旧社区是城市的记忆,聚居着众多世代相传的老广州人。他提出,要把老旧社区更新改造作为民生大事。
据统计,全市2016年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48个,安排资金9413万元;2017年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87个,安排资金2.15亿元。
记者了解到,2016年下半年以来,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拟订多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水平:比如允许国有旧厂房临时改变使用功能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并给予5年过渡期;允许科研、教育、医疗、体育机构利用自有土地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分类别给予土地出让金优惠;保障城市公共利益,在自行改造项目中规定不少于15%的用地用于公益性建设等等。
有分析指出,广州将城市更新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持续系统推进,在提升城市更新工作水平、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始终坚持探索创新、实践积累,力争为全国存量低效用地利用,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广州经验”。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