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惠州仲恺高新区启动了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工作,以连片改造的方式推动9.7平方公里区域实施城市更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原因1:提升城市形象
“仲恺的城市形象给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所以不得不进行城市更新”,仲恺高新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吴锃亮直言。
目前,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片区分布着大量城中村,存在严重的城、村、厂混杂问题,城市面貌脏乱差。在惠环街道一些内街小巷,小摊贩和小广告时常可见,部分路段污渍横流。在陈江街道,闹市的一些矮旧房屋显得非常突兀,沿街商铺大声播放着商业广告。
多位企业家认为,作为仲恺中心区的惠环和陈江街道,总体面貌让人感觉不像城市,还是有浓厚的城乡结合部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在也影响了企业的招商和招工。
仲恺的城市面貌备受群众“吐槽”,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得不集中进行更新改造,以提升城市形象。
原因2:完善公共配套
在仲恺大道沿线区域,公共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亟待加大建设力度予以完善。
从2010年扩区以来,仲恺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基础较差,底子较薄,仲恺大道沿线片区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影响城市生活品质。过去“零敲碎打”的旧改模式,对公共配套建设不足,无法满足仲恺老百姓对更好城市生活品质的需要。
为此,这次实施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将重点完善公共配套。预计新建公共基础设施面积125公顷,占需改造面积28%。改造完成后,可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
原因3:拓展产业空间
另一个原因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
仲恺区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最新的统计,今年以来该区正在动工建设的工业项目有45宗,预计到年底还有23宗项目新开工,全年在建工业项目有望达到68宗。届时,这将创下2010年仲恺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年度在建工业项目的新纪录,此前最高的纪录是在2013年。
可见,大量的工业项目需要大量土地,但仲恺大道沿线存在大量低效用地,与产业发展的巨大土地需求形成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可以有效提升中心区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产出率,大幅提升中心区地段价值。
改造完成后,预计用于商业和住宅用地为286公顷,占需改造面积65%。将建成683公顷高品质住宅和280公顷商业,其中40%住宅和商业用于回迁安置。这在节省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的同时,也可以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中心区域产业繁荣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支撑仲恺创建国内一流高新区。
(来源:南方+)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