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
今年初,不少买房人在北京市东三环某楼盘交了“排号费”,等着开盘购房。没想到一下“排”到年底,开发商数次推迟开盘日期。在这半年多里,房价上涨了近一倍。
“这种现象许多楼盘都有,买房人没办法逼着开发商开盘,只能等着。”一位购房者无奈地说。
买到房子也不省心。刘进去年在北京市西三旗某楼盘买了一套期房,主要是看中楼书上宣传的高绿化率和优美的小区景观。没想到今年6月份入住时,小区环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所谓的“森林”只是草坪,“景观道路”成了普通石板小路,绿化率也与当初承诺相去甚远,室内的非毛坯修不仅材料降低了档次,非毛坯质量也不过关……刘进买房时的期待完全落空。
为此,刘进联合小区业主多次与开发商交涉,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然而,由于当初承诺内容并未写入购房合同,刘进的维权前景并不乐观。
“老百姓咬牙花一辈子积蓄买套房不容易,房价这么高,承诺不能兑现,令人气愤!更可恨的是,无处说理,没办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刘进很无奈。
记者手记
捂盘惜售、虚假宣传、偷工减料……刘进遇到的问题十分普遍。几乎所有购房者,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与开发商“斗智斗勇”的经历。最后总是买房人无缘无故花了高价,住得却不舒心,甚至还要承受危险。
当前,我国商品房销售仍以期房预售为主,开发商和普通购房者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无论是开盘时间、销售价格、还是房屋的品质,话语权全在开发商一边。这一现象在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以至于许多购房者只能寄望于“运气好”,碰上一个诚实守信、对业主负责的开发商。一旦陷入维权漫漫长路,购房者总是受损失更大的一方。
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诚信是个大问题。市场不好时,很少愿意实实在在的降价促销;市场好转时,捂盘惜售、制造热销假象甚至假按揭,推动房价非理性上涨。房子价高而质次,甚至出现“楼歪歪”、“墙脆脆”等极端质量事件。
有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缺乏力度,是导致购房者利益受损的重要原因。以捂盘惜售为例,近几年来,各地都出台了一些措施,打击捂盘惜售。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以至于“打击”总是不了了之。对于业主和开发商之间的纠纷,政府部门也只能采取和开发商“商量”的方式来解决,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其效果可想而知。这就更助长了一些缺乏诚信开发商的嚣张气焰。
2024-03-05 12:53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