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黄色预警持续 “入秋”已在路上
目前我们维持十几度的低温已经好几天了,根据气象台预报,从目前天气形势看,未来一周我市都将维持阴冷天气,“1字头”气温,成功入秋毫无悬念。
按照气象学上意义,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就算入秋了。
市气象台台长黄锋说,虽然前几次冷空气没能让东莞入秋,但今年冷空气跟往年相比确实来得早,也来得猛,他介绍,去年东莞挂起黄色寒冷预警信号时间为12月,前年在11月30日,大前年在11月27日。
今年会有多冷,省防总不久前也曾做过会商,初步预计年末至明年初可能有3次主要寒潮过程影响广东,并可能伴随1-2次冻雨过程,气温偏低0.5℃-1.0℃,但与2008年及2016年年初的寒潮相比偏弱,不会出现极端情况。
天气冷多吃羊肉和黑色食品
跟中医专家学几道药膳补补
目前开始就进入小雪节气了,冷空气也频繁横扫东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王文辉提醒,小雪时节后常出现降温天气, 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在饮食方面,王文辉建议,要多吃热量高、有健脑活血功效的食物,这个季节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
另外,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黑米的外部皮层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类色素,这种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相当于白米的5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大有裨益。黑芝麻含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甘露糖、戊糖、木糖、卵磷脂、脑磷脂、钙、铁等,有防止血液凝结、心脑血管疾病、大便干结的作用。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补气、益智、生血功效,对贫血、腰腿酸软、肢体麻木有效。黑豆性平味甘,有润肠补血的功能,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吃黑豆没有引起高血脂之虞,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王文辉特别提到,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还要注意情志养生。
最后,王文辉还特别推荐了几款适合小雪节气的药膳汤,
药膳推荐
1、栗子猪尾巴汤
【功效】有补肾强筋,益气健脾的作用,对腰膝酸软、腿脚无力、筋骨疼痛、夜尿多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材料】栗子150克,猪尾巴或猪尾龙骨300克。
【做法】将猪尾巴或猪尾龙骨洗净出水后,与栗子一起用武火煮至五分熟,调味,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2、羊肉萝卜汤
【功效】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痛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材料】羊肉500克(切块),萝卜500克(切块),草果2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盐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同放锅内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3、芪枣羊骨粥
【功效】补肾强筋,健脾益气。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等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效。羊骨性味甘温,有补肾、强筋的作用。体虚乏力、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久泻、久痢者适宜服用此粥。
【材料】羊骨1000克左右,黄芪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羊骨打碎与黄芪、大枣入砂锅,加水煎汤,然后取汁代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调味,稍煮即可。温热空腹食用,10~15日为1个疗程。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