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调控城市供地规模仍然过低。近期大多数表态四季度增加土地供应的城市,供地目标依然不高,优质宅地供应量仍然不足。在刚刚过去的10月,调控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970万平方米,同比大跌44%,较前三季度均值下跌57%。
以南京为例,该市10月5日发文要求加大供地力度,计划年底前上市100公顷宅地,相对于南京140万平方米的月均交易量而言,这一供地目标本已偏小,但直至11月下旬也只有60公顷宅地入市,并且其中还包括了超过30公顷的“量身定做”、“定向出售”的特殊宅地,接下来土地市场的竞争仍将有增无减。广州前三季度共推出53宗土地,成交面积约378万平方米;而前三季广州住宅出让面积200万平米,只有去年全年的28%。
土地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导致土地价格难以下降、高价地频出,尤其是一线城市。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一线城市包括京沪广深,4个城市合计成交住宅土地106宗,供应的住宅土地规划建面只有1237.75万平方米,相比2015年同期下调幅度达到了52%。
预计全年一线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量只有1500万平米左右,将是一线城市住宅土地供应刷新历史纪录最少的一年。“开发商对土地确实很饥渴。今年销售好,大家资金充裕,都希望赶紧补仓,所以一旦我们看好的城市有地拍,都冲上去抢了。”一位大型房企区域中层对经济观察报说。“此外,调控城市房价涨速虽然变慢,但只是‘缓涨’而非‘回落’。目前调控城市的需求只是被暂时限制,热点城市前景预期未变,资金流入的冲动依然存在。这些都促使土地市场高热。”杨科伟进一步分析说。
土地市场的“高烧”不退,在某种程度上再次促使地方政府加码调控。
22日长沙拍出高价地后,当地一房企高层在微信朋友圈感叹:“出了高价高价地,不出意外,调控也快了。”
24日,长沙随即宣布执行7条调控措施,分别是严格房价审查、严格预售网签、开展重点稽查、严查投机炒房、强化资金管控、增加有效供应、曝光不良企业。
11月28日,长沙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宣布,为了配合新的调控措施,决定中止两块地的挂牌。
11月28日,上海发布房地产差别化信贷政策,主要对商业贷款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进行调整,加码调控。据了解,在接下来的1个月,上海即将集中推出14块土地。“上海加码调控,也有一部分因素是防止接下来的土拍出现过高溢价率的地块。”张大伟分析说。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
2023-11-03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