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国政府网消息显示,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的五项工作当中,第四项提到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
实际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由来已久。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征信系统不够完善;
二是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小微企业很难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平安证券研报同样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面对经营状况普遍较差的小微企业,银行本身没有向其提供资金的意愿;
二是由于企业本身不具备发展和创新的动力,即便获得资金也很可能转手投入房地产等行业以获取高额收益。
需要哪些政策配套?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没有相关的改革配套,金融降杠杆“单兵突进”,虽有定向的货币政策配合,但资金流向恐怕还是不能顺畅地流到政府希望的部门。
6月20日国务院网站公告的内容来看,这次定调定向降准的同时,还出台了四项相关的配套措施,具体包括:
1、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
2、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3、禁止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减少融资附加费用;
4、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僵尸国企的破产和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等相关工作也在推进中。
投资者的机会在哪里?
从券商研报的观点来看,定向降准后的市场机会主要还是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风险仍需要警惕。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