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万江汾溪将迎来大变!未来将打造成东莞近郊乡愁体验地,成为珠三角滨水文化生态休闲“新载体”。
万江汾溪片区南北至东莞水道和赤滘口河——大汾北涌,西临万江行政边界,东接环城路,面积达1051.47公顷,包括严屋、上甲、大汾、流涌尾、新谷涌等6个社区。
东莞市万江汾溪片区控规日前出炉并向社会公示。汾溪片区整体将会形成“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特色公交”3个层级的片区公共交通体系。轨道交通为地铁1号线,沿万道路联系市中心区、松山湖地区、水乡地区等,还会设人民医院站。
在常规公交方面,依托环城路、万道路、万望道、中心环路、大新路、振兴路、振中路、汾溪路、沿河路、新村大道、新河路、泰新路等快速路和主要城市干道设置规划区的常规公交走廊。按规划新增4处公交首末站:分别位于严屋社区振兴路—环城路交叉口、流涌尾社区汾溪路七宝一丁项目南侧、新村社区大新路西新村大道北侧、新谷涌社区滨江路市人民医院南侧。而特色公交则是依托赤滘口河、大汾河、万江河支流等大型河流建设水上公交网络,对接水乡和“三江六岸”的整体水上交通线路。
万江打造产城人融合示范区
万江街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万江中心城区和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双定位优势,提出了打造“产城人融合示范新区”的新目标。
围绕新目标,万江将大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优质平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瞄准城市与水乡最佳结合点,建设美丽万江。
万江街道党委书记黄贵洪早前接受东莞电视台记者采访说道:“我们努力打造产城人融合的示范新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万江是抓住一个“融”字,“形成城市与产业、产业与人才、人才与城市协调共融的发展新模式”,彰显我们万江都市水乡品质万江的特色。”
作为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万江街道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7年,万江街道在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院士工作站等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成功举办了首届万江智能制造行业劳动技能大赛、2017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万江分会场系列活动。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2017年新增9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1家,比2016年增长195%。
下来,我街道将充分发挥万江中心城区及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双定位的优势,紧紧把握历史机遇,着力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万江段规划建设,打造万江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重点抓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提质计划、智能制造产业引领计划、创新走廊万江段环境提升计划、龙湾滨江片区腾飞计划、前沿核心技术攻关计划、科技人才素质倍增计划、科技金融产业融合计划、科技孵化器育凤计划)。
同时,我们也将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提升街道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万江街道党委书记 黄贵洪表示“今年我们突出抓好龙湾片区的连片开发,重点抓好城市的品质提升,还有美丽万江的建设,我们规划了有36个城品质的项目,还有今年有22项的重点工程项目,涵盖了产业、基础设施还有社会的公共服务配套。”
今年年初,万江上市企业总部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器等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制造、服装设计、茶叶贸易等,总投资超100亿元,投产后年税收将超8亿元。随着这一批项目的投产运营,将为万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加强劲的动能,对万江产业升级、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万江街道党委书记黄贵洪认为“产业方面一个是抓好整个创新驱动,我们创新驱动有8个行动计划,我们打造5个产业平台,并且我们今年一月份签了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个亿。”
首先:万江是加快建设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新科技布局,以建设广深科技走廊为契机,推动“一区、两岸、三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万江从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产业转变,从产业格局和城市格局较为分散式现状向产城人融合的水韵新城转变,从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向创新型大中型企业辐射带动转变。
二是大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优质平台。按照高标准建设一批、高水平升级一批的思路,全面提升街道产业承接平台的档次和专业性。重点抓好龙湾片区连片开发平台、新村产业承接平台、小享加速器产业园发展平台、高盛新型产业发展平台、东围片区重点工业项目发展平台等5个产业平台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推进顺联动漫大厦、奥普特生产研发总部基地以及每通生产研发总部基地等优质项目落地,争取成功打造若干个支撑万江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整理自东莞阳光网、广州日报)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