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摩天大楼高度有望再次刷新!记者从东莞市城乡规划局获悉,定位为汇聚中央资源要素、引领城市发展的南城国际商务区,沿东莞大道形成的“S”形商务商业核心功能带设置的核心地标限高调整为600米。该规划一旦落实,南城国际商务区将会诞生东莞第一高楼,超越规划高度480米的厚街名家具总部大厦以及目前东莞第一高楼423米的民盈·国贸中心。
有望诞生东莞第一高楼
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是东莞市实施“强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心城区不可多得的连片未开发地区,定位为汇聚中央资源要素、引领城市发展的创新CBD。日前,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做客阳光热线节目时,有网友表示,希望将南城国际商务区建成与东莞未来经济水平相匹配、在全国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央活动区,对相关建设指标提出了建议。
对此,市城乡规划局回应称,根据《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城市设计优化方案》,在综合考虑空间景观、土地价值及轨道交通等因素的基础上,规划提出了“一心一带两轴”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带”指沿东莞大道形成的“S”形商务商业核心功能带,设置的核心地标限高调整为600米,次级地标为280米~410米,一般地标为160米~240米,高层建筑的数量、布局及形态兼顾了东莞大道城市界面、中央绿轴空间形态、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等因素,形成了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城市空间景观。
南城国际商务区位于由东莞大道、环城西路、三元路、宏图路所围合形成的区域,面积约2.14平方公里。一旦限高600米的核心地标建设成为现实,这里将诞生东莞第一高楼。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第一高楼为民盈·国贸中心,其超甲级综合体写字楼T2规划高度达423米。另外,厚街名家具总部大厦规划建筑高度为480米。
计划新增轨道线路站点
高水平的交通组织是商务区高强度开发的支撑条件。规划综合考虑了常规地面交通、地下环路、地下地铁、城际轨道并预留未来新型公交系统,地面路网密度超过13km/km2,地下环路长约3km,符合现代城市CBD地区“窄路密网、立体开发”的交通组织要求。
针对有网友建议地铁2号线在东莞大道和三元路交会处增加站点,市城乡规划局表示,因轨道2号线已建成运营,以现时工程技术条件,增加站点难度很大。且东莞大道和三元路交会处距离鸿福路站和西平站过近,因此基本不可行。目前,东莞市正在开展第三轮轨道线网的编制工作,已计划在南城国际商务区内新增轨道线路和站点。
“沿东莞大道的另一侧,也要规划建设高大上的商务楼,把东莞大道建成东莞的‘深南大道’。”有网友在阳光热线节目中这样建议。市城乡规划局对此分析称,南城国际商务区东侧的东莞大道作为东莞的时代发展轴,北起莞城区,向南串联行政文化中心区、南城宏图总部基地、南城国际商务区等重要城市功能节点,道路沿线汇聚了诸多商务、商业、文化及生活性建筑,这条传统的快速路向城市主干道转变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尽快完成片区控规调整
根据优化方案,南城国际商务区未来打造高品质中央活力商务区,其发展内涵要从中央商务区(CBD)转变为国际性中央活动区(CAZ),形成中央金融区、国际生活区、国际消费区、中央生活区四大板块。市城乡规划局认为,南城国际商务区作为东莞市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定位并未改变。该片区规划的调整优化工作提出的“中央活动区(CAZ)”发展目标,是对传统CBD内涵的一种延伸和丰富,目标是增强地区功能和活力,并非CBD定位的改变。
有网友表示,南城国际商务区的规划建设速度要加快,“现状还是一片荒凉”。
市城乡规划局对此回应称,南城国际商务区的规划工作经历了前期研究、国际竞赛、专项研究、控规编制等阶段。片区控规于2013年10月通过市政府审批。随后,由南城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片区开发建设工作,并推进了部分道路施工、用地报批、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等工作。2016年11月,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更好地推进商务区开发建设,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策启动了规划优化调整工作。
目前,相关单位已完成城市设计优化成果,并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片区控规调整,为商务区尽快全面启动开发建设提供指引。
相关新闻:
未来打造高品质中央活力商务区!
日前,《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城市设计优化方案》(以下简称《优化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优化方案》显示,南城国际商务区的发展内涵要从中央商务区(CBD)到国际性中央活动区(CAZ)转变,规划将形成中央金融区、国际生活区、国际消费区、中央生活区四大板块,突出国际社区特色,增加国际医院和国际学校。
南城国际商务区位于由东莞大道、环城西路、三元路、宏图路所围合形成的黄金区域,面积约2.14平方公里。自2009年东莞启动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工作以来,CBD的规划工作经历了前期研究、国际竞赛、控规编制、专项研究等阶段。此次披露的《优化方案》提出,南城国际商务区从发展内涵、功能配置、空间布局、公共空间、公共服务、交通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优化。
将形成特色功能,例如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金融贸易、法律咨询等商务服务,丰富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同时,完善国际消费、国际社区、优质服务等城市基本功能。此外,还将借鉴国内外重点地区CAZ、商务区的业态配比,对原控规中的各类建筑量进行调整。
规划形成中央金融区、国际生活区、国际消费区、中央生活区四大板块。其中,以一条沿东莞大道的商务商业集聚带,串联各个小区块。以旧村区域为核心,打造中央绿核。结合现实动态,形成“一心一带两轴”的空间结构,整体形成生态大气的空间形象。
“一心”指以生态休闲为核心的中央公园,面积约21.5公顷。
“一带”指沿东莞大道形成的“S”型商务商业核心功能带,长度约3.8公里。
“两轴”指纵向,沿经三路从北向南打造一条连续的绿色人文廊道,廊道长约2.4公里,串联南城国际商务区内各个主要功能片区。横向,沿新基河生态廊道打造滨水景观休闲轴,周边布局各色活动场地。
注重公共空间品质的打造,将重点以两条景观轴,即中央人文景观轴和滨水景观休闲轴以及中央公园为核心,形成24小时活动交流的场所。特色街道设计,形成贯穿区域的立体步行街区和精品骑楼商业街区。
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弥补中小学、幼托等教育设施的不足,增设社区级的商业文化医疗设施。突出国际社区特色,增加国际医院和国际学校。
经过充分深入评议,专家组认为该规划达到了编制目的和要求,一致同意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并为后续完善及实施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下一步,市城乡规划局和东实集团将结合专家意见组织完善规划成果,上报市政府审批后,正式启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工作。
(房掌柜综合整理自广州日报、东莞政法网)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