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某地一位房管局局长一夜间成为舆论焦点的,不是他对房价高低的言论,而是那条售价1500元至1800元间的名烟,以及他腕上的那块名表。虽然当地纪委在这起局长抽“天价烟”事件上还没作出公开表态,但公众的强烈质疑还是反映出一个问题:这样一位抽“高档烟”的局长,怎么会有感情去处理百姓的“低房价”问题?
这的确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爱好和生活细节问题。联系到最近一年,有多位房管系统的地方官员或失态失言、或在处事上行为失当,让我们不得不提出:在房地产业公共属性越来越强的今天,房地产系统的地方官员究竟应如何注意自己的“吃喝穿戴”。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房管系统一直是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公共窗口。作为民众分享改革成果的政策平台,接下来的日子里,无疑会有更多房管局局长们接受百姓的注目礼。尤其是在年底和明年密集型的地产新政面前。他们既是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代言人”,又是住宅市场的改革推动者。别说是他们肩膀上扛着9000亿的民生重任,就是“国三条”发布后的繁重工作,也应该让他们无暇去思考自己的个人问题。
当然,房管系统官员能不能克制自己的个人欲望,除了需要提高个人修养外,关键是他们还急需拓宽公共视野,为职能的转变与升级作好准备。
眼下,住房公共性已成全球共识,就连彼岸奥巴马新提名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也是善于解决“公共住房问题”且经验丰富的民情专家。为此,中国的房管局局长们,同样应该从福利分房时代简单的“分果果”中走出,用好住房商品化时代的流程审批和房价调控权,在住房公共政策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真正跟上住房公共性的新节拍和新形势。
更有必要的是,在公共放大镜面前,房管系统的地方官员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水平,不说外行的话,不办失度的事,尤其是在楼市信心亟待提振的特殊时期,肩负着“上陈下达”任务的房管官员必须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偏不倚地站在住房保障和市场维稳的立场上说话。这不仅是对房管系统地方官员业务强弱的考验,也是对其执政智慧高低的考量。
我们经常说听房管系统的地方官员在上任时表态,要在这个敏感的岗位上实现廉洁奉公,取信于民的理想。但这样的承诺不应仅仅停留在报告和纸面上,而是应该落实在更多的工作细节上。
可见,公众关注房管局局长们“吃喝穿戴”的背后,隐藏的潜台词是民众对房地产公平、公开、公正的殷切期待。正视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并补上这一课,是这些局长们的当务之急。否则,类似的尴尬将可能会让我们付出更多社会负面指向的代价。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