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恢复购房入户政策是受访市民最关注的问题
“现在楼市这么低迷,取消购房入户的政策是否应该恢复?可刺激楼市又可留住人才”、“我已经在东莞做了4年的代课教师,所有的条件都符合要求,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转正’”、“工厂老板亏了,半夜里逃走,我们找公安局报案,又很难立案,现在没钱可怎么过年?”……
在东莞市“两会”前夕,本报通过走访、问卷、电话等形式调查了200位市民,他们的身份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者、公务员、工人、学生、教师、企业、无业者等,通过调查,本报列出了2009年的十大热点,经济和民生问题最受关注。其中,购房入户政策是否恢复、是否该建立企业“走佬”预警机制和新莞人子女就读公办学校3个问题受关注度最高。
经济关注热点
1.GDP增幅是否放缓
2007年两会期间,东莞政府把经济增长目标定为15%。2008年年初,受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劳动合同法实施影响,东莞市政府把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减为14%。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逐渐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随着外部需求的萎缩和跨国企业扩张步伐放缓,东莞外贸出口将继续受到影响。东莞经济增长速度是否会继续放缓呢?
东莞市人大代表梁海潜分析认为,金融海啸接下来会波及到上下游配套企业,镇村经济增收面临着很大困难,他认为这种态势会在2009年更加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
2.1400亿元资金如何拉动经济增长
国际金融海啸向“世界工厂”东莞蔓延,在出口和投资受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加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猛药。东莞市初步计划投资1400亿元,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
在1400亿元的具体安排分配上,共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工程,预计投资481亿元,重点完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等设施网络,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调整中小学布局,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等;二是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程,计划投资500多亿元,抓紧开工建设52个现代产业项目。比如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实验室、东莞南海海洋生物技术、东莞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三是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计划投入近350亿元,规划建设37项污水处理、4项垃圾处理、东莞运河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程。
3.如何解决企业融资难,有何新政助企业“过冬”
融资难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为帮扶企业解决这一问题,东莞市启动“10亿元融资新政”。
新政出台后,政府、银行、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去年10月、11月两月全市新增贷款89亿元,此外还有部分贷款正在审核。10亿元融资计划究竟有多少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银行是否会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呢?
人大代表梁海潜在大朗商会工作,他十分了解中小企业生存的现状,“我打算以此作为今年两会的建议”。他表示,尽管现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都没有一个可以用来实施的细则,“细则出不来,政府的相关政策就很难落实”。梁海潜建议,东莞市政府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出台细化的制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最受关注3热点:
4.购房入户是否恢复
2007年11月26日,东莞市政府叫停购房入户政策。根据规定,2008年1月1日前买房的,可在2009年12月31日前办理入户手续,逾期不予受理。
但2008年下半年,地产遭遇“滑铁卢”,楼市的低迷不但影响了市民投资信心,也给经济带来了一定影响。“我买房子就是为了入户东莞,以后小孩上学也方便,本来打算2008年下半年买房,现在楼市这么差,又不能入户,我短期是不会买的。”来莞工作3年的李先生建议:“现在是时候恢复购房入户了,一是可以刺激低迷的楼市,二也可以为东莞留住人才啊。”
5.“走佬”预警机制是否建立
受到金融海啸影响,东莞一些工厂倒闭,其中一些无良企业抛弃厂房和工人,一夜之间“人去楼空”。老板“走佬”,工人拿不到钱,留下烂摊子就要由政府来埋单。
这个问题引起了市人大代表钱映芳的关注,她表示老板欠薪“走佬”之后,目前主要是由镇、村预先垫付工人的工资,缓和劳资矛盾。这种做法同时令人担心,镇、村为“走佬”企业埋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村民的分红,可能会引起另一种矛盾。对此,钱映芳希望政府快速出台“走佬”预警机制,把老板“走佬”的路子堵住。
6.新莞人子女能否平等读公校
“什么时候我的孩子才可以和东莞本地人的小孩一样,享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什么时候不用挤破头才能读到公办学校,什么时候能不交借读费?”租住在东泰花园的谢女士说。
新莞人子女就读公办学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原定于2008年秋季颁布的《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到现在仍未出台。
其他民生关注热点:
7.禁摩后,公交线路及校车如何调整优化
今年1月1日起,东莞中心市区范围内全面禁止摩托车通行。禁摩之后,怎样解决好市民的日常出行问题?樟木头镇鉴于财政压力过重,拟取消校车,禁摩之后学生上学问题怎么解决?
人大代表刘建平表示已经写了一份关于市民出行难的建议,希望政府能够加快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的建设,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公交车辆。
针对樟木头镇取消校车的情况,刘建平表示,政府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财力也有很大压力,但目前政府已经在完善市区、镇内和跨镇三级公交网络建设,针对的也是市区、镇区之间的快速通行。
8.代课教师转正问题
东莞目前有2920名代课教师,由于没有编制,他们沦为教师队伍里的“二等公民”,不但工作量大,待遇也比有编制的教师低。政府如何解决代课教师的待遇和转正问题,成为几千名代课教师关注的焦点。
曾丽2007年毕业后来到东莞,在一所中学做语文老师,她表示,她每天要比公办教师多两节课,但待遇和福利都比不上公办教师。尽管东莞将以聘任合同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她却担心工资提高了,工作量会更加多,“还面临着随时被解聘的情况”。曾丽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为代课教师转正开辟一条渠道。
9.社工建设有啥好处
“我们将争取利用3至5年的时间,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东莞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东莞市民政局长杨东如表示。
社工建设将在今年全面铺开,对普通市民来说能带来什么变化?对构建和谐东莞是否会起到很大帮助?
10.低收入家庭 何时有房住
李小姐在莞城北隅社区做服务员,是低保户,由于没有房子,从丈夫去世后,李小姐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搬到了家住花园新村的姐姐家。“希望政府能帮忙解决住房问题,廉租房、解困房都可以,给我一间都行。”李小姐说。
根据《东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对低保户家庭的补助金、助学金、医疗救助等方面都有较完整的帮助,然而,很多低保户面临着“一房难求”的困境。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