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或调控失度
“旧瓶装旧酒,效果难言其好。”顾海波告诉本报记者,2011年的楼市走势,主要取决于决策层的楼市调控政策和决心,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
顾海波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十条”基本上是一些原则性的概念,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惩戒措施。就猛增的银行信贷来说,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和2010年的货币超发,流入了央企的账户,让央企地产企业能够一天之内制造三个高价地。
为此,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10月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试图遏制此前宽松货币政策而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
内外交困的是通胀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因通胀预期寻求资产保值的购房者又开始奔向楼市。沉寂了4个多月的温州炒房团,到年末出手不凡。此外热钱也大量涌入,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度资金来源63220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国内贷款11245亿元,增长25.0%;利用外资656亿元,增长59.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从短期资金来看,目前地产商货币资金与短期应付款之间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据他预计,2011年一季度住宅供给将大幅度放量,二季度房地产商资金会逆转。
央行行长周小川也犯了难:加息、热钱,还有CPI,如何适度调控,而央行选择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年就调了6次。地产专家易宪容认为,房价与成交量的上涨,根源是信贷过多,“只要信贷继续从严执行,市场就会恢复理性。”
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房产新增贷款1.97万亿,约占全国新增贷款总量9.59万亿元的1/5,已经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很可能突破1/5。”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8460亿元,个人按揭贷款5745亿元,合计1.42万亿元。这与2009年同期房产新增贷款量1.19万亿元相比,增长近20%。
对此,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一度表示:“中国的房价波动非常厉害,接下来的房地产调控不确定的因素将更多,难度也更大。”尽管国土部、住建部规划未来5年将涉及保障房和房地产调控领域的新政尚未出台,但业界对此多有议论。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下一步调控路线是:“市场商品、保障房建设这两条腿一起走路。”可以肯定的是保障房正在强大起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及2011年保障房建设的目标,2011年的保障房将达到1000万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
住建部相关官员称,2011年计划保障房1000万套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例如在保障房上南京将用3年时间在原11万套的基础上,新增29万套,总量将达40万套,其中包括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与南京一样,上海住房局局长刘海生称,截至11月底,上海经适房已竣工175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已开工789万平方米,经适房已开工352万平方米,全年目标综合完成率达到94%;2012年将确保保障房开工1500万平方米,供应1150万平方米。
“要不要二次调控,抑或三次调控,也不好判断。”顾海波分析,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调控,需要的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健康的、规范的制度。多位专家据此断言,未来一个时期内,楼市调控的作用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