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海南五指山茅草房改烂尾工程 惠民工程反成负担

来源:人民网   东莞房掌柜  2011-01-17 08:54:28阅读量:63953
[摘要]当记者询问王进华为何要住进尚未完工的房子里时,他说,由于之前的茅草房被拆掉了,自己现在只能住进尚未完工的“毛坯房”里。

墙体也没有进行粉刷

  “茅草房改造”是海南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日,人民网海南视窗却接到部分五指山市番阳镇多位村民反映,称他们的茅草房改造变成了“半拉子”工程,由于改造成“新房”,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村民的负担。记者随即赶往五指山市了解情况。

  目击:茅草房改造变“半拉子工程”

  1月13日,根据村民的指引,记者来到位于五指山脚下的番阳镇毛组村村委会,在毛组3村记者看到,村子里到处都是一些刚修建的毛坯房,大部分房子都已封顶,但却没有安装门窗,外墙也没有进行任何粉刷。但令记者奇怪的是,虽然房子还处于“半成品”状态,但整个村子见不到任何一支施工队伍。

  王进华今年70岁,他告诉记者,他自己有5个儿子,但由于家庭比较贫困,目前为止只有2个儿子结婚了,一大家子之前一直住在茅草屋里,这次遇到政府补贴2万元进行茅草房改造,自己也让政府请来的施工队给家里盖起了5间平顶房,总面积83平方米。

  “去年10月份,政府部门来给我们做工作,说拆掉茅草房,给我们盖新房,我们都很高兴,但没想到现在茅草房拆掉了,新房却没有盖完。”王进华说这些“半成品”房子在去年12月时就盖成这样了,但正当施工如火如荼进行时,施工队却于去年12月底突然撤离了村子。

  还未平整的地面上铺着一张凉席,上面放着一床被褥,墙上挂着一幅日历——这就是王进华的卧室。记者看到,王进华的房子才刚刚封顶,外墙没有进行粉刷,墙上还留有不少的洞,门窗也未安装,为了遮风避雨,王进华用不透风、不透光的彩条布挡住窗户,导致屋内光线昏暗,整个房间阴暗潮湿。

  当记者询问王进华为何要住进尚未完工的房子里时,他说,由于之前的茅草房被拆掉了,自己现在只能住进尚未完工的“毛坯房”里。

  王儒普是毛组3村的原村干部,和王进华一样,他们家的房子也处于“半拉子”状态,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1月14日就要结婚了,他原本想让儿子用新房来结婚,但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只能用把自己已经近乎危房的房子让给儿子当新房。

  记者看到,在毛组3村,还有不少这样的“半成品”房屋,而茅草房已被拆除的所剩无几。村民告诉记者,附近的几个村子或多或少也有不少“半成品”房子现象的存在,大家都很无奈。

  村民:新房建设价格太高,承担不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半拉子”房子呢?王进华告诉记者,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房屋的建筑价格是1000元/平方米(包工包料含门窗),自己家房子有83平方米,就需要8.3万元,除去政府补贴的2万元,自己仍需出6.3万元,在建房之前,自己已经倾其所有向施工队交了2.3万元,还剩下4万元自己原本打算向银行贷款,但不知道为何银行却不给贷了。

  王进华说,就在房子盖成“半拉子”之后,施工队就向他要钱,称不给钱便停工,由于自己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去筹集那么多钱,施工队便撤离了。而其他村民也都是因为资金的问题,才让自己的新房变成了“半拉子”。

  “1000元一平米的价格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贵了。”王儒普说,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橡胶,每年大概有五六千元的收入,但除去日常开销外,剩下的就不多了,这次盖新房自己已经把家里的钱都用上了,但还是不够,“剩余的几万块钱我都不知道该去哪筹。”王儒普望着新房直犯愁。

  王林霞是村子里的特困户,按照相关政策,她根本不需要出一分钱,政府就会用补贴的2万元给她盖一户22平方米的平顶房,但正当房子要粉刷和安装门窗时,施工队却突然提出要王林霞交1万元,否则就停工。“我是特困户,哪来的1万元啊。”王林霞说,她家的“半拉子”工程就这样形成了。

  声音:“政策好,同时加重了不少负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村民们对茅草房改造这一政策赞不绝口,但同时也说出了他们的担忧。

  五指山市番阳镇毛祖村村民王会明在同记者交谈中,说起政府补贴的2万元钱,不停的称赞“党的政策好”,他告诉记者,自己连1000元的现金都没经手过,这次政府一下子就补贴20000元,让自己很感动。但对于建房所需的剩余资金,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麻烦。

  “我们家建房需要6.3万元,加上政府补贴的2万,我们已经交了4.3万,剩下的2万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攒下。”王会明说,自己家每年的收入本来就不多,出去日常支出,根本就剩不了多少,剩下的2万块让自己感到很有压力。

  五指山市毛道乡毛枝小村的王志林夫妇也是政府茅草房改造补助的对象,从去年8月起,他们就开始动手兴建自己的新房,从挖地基到搬运材料再到砌墙,都是两夫妇自己完成。王志林告诉记者,之所以自己动手,就是为了省点钱。虽然有政府补贴的2万元,但房子的兴建还是让他们家一下子担负了数万元的债务。

  王志林说,他们家以种植香蕉为生,一年大概收入3000多元。此次改造茅草房,盖造新房子让夫妇两负债颇重,“再也不用住在阴暗、破旧的茅草房里,马上将有新房子住,想想都高兴。政府这个补助村民改造茅草房的政策很好,就是我们收入低,感到负担有点重。”王志林说。

  王志林告诉记者,为了偿还债务,他们夫妇想盖好房子后,就出外打工。“欠人家这么多钱,每日都压在心里头,在家种植香蕉收入太低了,只能外出打工挣钱,希望早点还清债务。”

  镇政府: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充足

  五指山市番阳镇镇长林书忠在接受记者参访时坦言,确实有部分群众的新房仍未装门窗,主要是由于群众资金不充足,而镇政府的财力有限导致的。

  林书忠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充足,部分群众因为没有财产抵押而无法取得政府贴息的银行贷款,导致房屋无法完工,而政府部门已经赊给不少农民75万元的建筑材料,也没有多余的财力去帮助这些困难户。

  就村民反映“建筑价格贵”的问题,林书忠回应称,年末时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水泥涨至近700元一吨,钢筋也涨到了6000多元一吨,所以建筑价格才会达到980元/平方米。

  那么对于这些困难户没有门窗的问题,政府部门有什么样的对策呢?林书忠说,只能是先用木板顶住,待来年橡胶成熟后再卖钱添置门窗了。针对“村民建房剩余的数万元如何偿还”的问题,林书忠称“只能靠卖橡胶慢慢攒钱还”。

  民俗学者呼吁保护民族文化

  就海南“茅草房改造”一事,海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俗学者表示,不宜对茅草屋进行大规模的拆除改建,应从民族文化保护的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

  该学者称,极富黎族房屋营造技艺的船型屋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与之相对应的金型屋则是汉族文化和黎族文化结合的产物,也是两族文化结合的见证,理应得到相应的保护,而不是大规模的拆除改建,就是要改善黎族同胞的住宿条件,也可以另择新址,而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

  据了解,在我国,由于“不破不立”思想的影响,许多地方在建设的同时也把历史给抹掉了。而在国外,意大利19世纪末即立法保护罗马城,法国也于20世纪初立法保护巴黎城等都被传为佳话,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

  记者手记:从根本上让农民致富才是硬道理

  在前往五指山采访之前,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茅草房改造给农民带去实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会是肩负“巨债”的压力,以及如何还款带来的忧愁。

  在采访期间,村民向记者表露更多的是对如何还款的忧愁:一家人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建房之后,还欠别人一笔相当于全家所有积蓄的钱,这样的压力对于一群从没见过千元以上现金的朴实农民来说,到底有多重?

  在采访结束后记者在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如果政府部门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致富,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盖起自家的新房而没有后顾之忧,那么,他们会不会比现在拿到政府的2万元补贴更高兴呢?

  五指山茅草房改造不该“成了负担丢了文化”

  人民网海南视窗评论员:梁杉

  据人民网海南视窗报道,海南五指山市几个村庄响应政府要求,对茅草屋进行改造,但由于村民没有资产抵押,银行贴息贷款停滞,导致没有资金续工,几个村子的住房变成了“半拉子”,茅草屋的改造不仅成了当地村民的负担,也有民俗专家尖锐地指出,海南不应该大规模对茅草房进行改造,因为这丢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

  看了这则新闻,让笔者想起了近期中央电视台相继曝光的两起“事件”。一是广西平乐县为完成城乡风貌改造项目强制要求高速公路边村民出钱粉刷外墙,多则上万元,最少的也要一两千元。许多村民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政府则要求其即使贷款也要刷墙。二是因太原市要举办中部六省中部博览会,该市杏花岭区近日先后两次组织商户统一更换门头牌匾,费用由商户自己承受。据统计,全区商户总花费在1200万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商户的负担,一时间怨声载道。2011年1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我的牌匾谁的门面》给予曝光。

  两件事的同样本质是,为了官员得以炫耀政绩的形象工程,增加了百姓负担。当然,五指山的茅草屋改造工程本是一项惠民工程,但政府期间仅仅补贴2万元左右建新房,在如此昂贵建筑的今天,深处山区的低收入农民要想建好一间钢筋水泥的平房,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没有钱向银行贷款,以后种上橡胶慢慢还,这本身也增加了农民负担。如果这种负担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或者如果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这种改造又何必那么急呢?五指山的“惠民工程”成了“负担工程”,实在不该。

  说到茅草屋,其实农村人并不陌生,在海南中部地区的很多农村世代相传,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沉淀和民间文化特色。众所周知,海南的“船形屋”由于保护得当,几年前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海南正拨款对“船形屋”进行修复,对其保护性改造,尽量保持原形,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亮点。

  茅草屋和船形屋一样,基本上都是茅草造成,冬暖夏凉,它有它的科学和好处,数千年来形成的居住特色,茅草屋和船形屋有存在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民族居住文化特色,是游客对海南本地民族和文化深入了解的一个重要窗口。五指山的茅草屋为何就不能享受到“船形屋”的相同命运呢?目前,茅草屋绝大部分已被铲车推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五指山茅草屋的大面积铲除,对国际旅游岛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太可惜。如今,五指山的茅草房改造,成了农民的负担,丢弃了当地特色民俗文化,除了心痛,还有什么?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拓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