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官方数据还没有出炉,但从上周市场开始传言,新年第一周的信贷已经突破5000亿元,随后又有消息称国有四大银行在1月上旬信贷投放近2400亿元,一月信贷猛冲的状况迅速引发了央行的管理措施出台。
上周,央行宣布从1月20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央行的一号文件也归属于《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一堵一疏”,双管齐下管理市场流动性。
部分银行已提高贷款门槛
新年第一个月,市场传言银行信贷出现猛冲,第一周信贷即突破5000亿元,由于放贷过快,部分银行已在房贷等业务上提高了贷款门槛和实际利率,这被外界解读为收紧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提出,今年央行将积极采取前瞻性、针对性和务实性措施,大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信贷政策要充分发挥和保护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自身存在的盲目和失灵。
央行将继续上调存准率
上周五,央行宣布今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至19%,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高达15.5%。
中邮证券分析,央行上调存准率首先意在遏制通胀。1月份预计新增信贷达到1.5万亿元。企业信贷需求强烈、金融机构信贷冲动不减,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将冻结3500亿,对于抑制银行的放贷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近期,央票发行量仍处于地量水平。目前,央行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的功能已捉襟见肘,由于到期量巨大而资金回笼乏力,已连续九周实施资金净投放,累计规模达到3760亿元,因此,央行继续提高存准率以回收流动性。
央行一号文件“解压”人民币
在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的同时,央行的一号文件又归属《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将缓解这一两难境地,央行允许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可申请人民币贷款,直接汇出人民币。
此举在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无论是从国内宏观经济还是从企业层面来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目前中国正承受着严重的通胀压力,过剩的流动性是重要原因,而允许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无疑是为国内过多的流动性寻找了一个出口,有利于缓解通胀预期。从企业层面来看,这也给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更多便利。以往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资金的进出都面临结售汇,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换汇成本,而且手续繁琐。现在央行允许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地区可以用人民币直接投资海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也让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变得更容易。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鉴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贸易顺差格局也将持续,外汇储备的高额压力仍然存在。拓宽人民币海外流出的渠道,有利于缓解过高的外汇储备、减轻通胀压力和缓解资产泡沫负担。此外,允许人民币直投境外,还有助于降低国际金融体系风险对中国的冲击以及降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汇兑风险。这一举措还在于有助于减少中国对美元、日元、欧元等外币的依赖,也意味着一旦国际货币体系发生风险对中国的冲击也会相应降低。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