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塘厦镇充分把握深莞惠一体化及定为东莞市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机遇,以产业升级、城市升级、生态升级、文化升级等为目标,在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转变城市区域服务功能,建设碧水蓝天绿色宜居城镇、提升城市软实力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升级
调整结构增强经济竞争力
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北接樟木头镇,西邻黄江镇,东连清溪镇,南与凤岗镇和深圳观澜镇接壤,拥有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2010年塘厦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9.2亿元,比2005年的105.7亿元增长79%;三大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4:71.4:27.2调整为2010年的0.7:63.3:36;民营企业在产户数4804家,比2005年底的1205家翻了两番。
在3月9日召开的全镇三级领导干部会议上,塘厦镇委书记叶锦河充分肯定了这一成绩,并表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叶锦河强调说,这仅仅是经济总量上的“大”,并不代表发展质量上的“强”,特别是参照省市“专业镇”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尽快解决产业发展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加剧等问题,从根本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任务仍然繁重,考验非常巨大。”
为此,塘厦镇结合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的讲话精神和自身工作的实际思考,明确提出了围绕打造“幸福塘厦”这个中心任务,从建设“富强塘厦、和谐塘厦、美丽塘厦”3个内涵出发,统筹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现有企业转型升级。
在此基础上,塘厦镇鼓励加快转制,成功推动113家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为“三资”或民营企业;鼓励自主研发,投入科技发展资金3960万元,推动升威电子、丰裕电机等科技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全镇新增外资企业研发机构8家,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5家、市民营科技企业31家、科技型企业近600家。
城市升级
优化布局融入深港都市区
近年来,塘厦坚持以城市升级为主线,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快道路改造升级,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不断提高,城市聚集力、辐射力、竞争力日益增强。
目前,随着行政文化新区的建成启用以及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第三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三分局、市第三人民法院及市第三人民检察院的挂牌成立,这个曾经被戏称为东莞“西伯利亚”的小镇正越来越凸显出东莞东南部区域中心的优势。
2010年的东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给塘厦带来利好信息,未来东莞城市将迎来“一主三副两支点”的空间新布局,塘厦、虎门和常平一起被定为副中心,将在“十二五”时期中着力打造,促进片区综合服务职能向其集聚。
塘厦镇镇长方灿芬在该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在未来几年里,全力把塘厦打造为东莞东南部的商贸、文化、交通以及产业服务中心,“借助深莞惠一体化的良好历史机遇,加快塘厦融入深港都市区。”
方灿芬表示,“十二五”期间,塘厦将结合“三旧”改造,完成全镇商业规划,通过打造商业中心、商业区域和商业平台,集聚人流、物流、商流和资金流,促进酒店、餐饮、旅游、娱乐、房地产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凭借自身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基础,推动创新载体建设,推动一些国家级科研机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平台落户塘厦;同时紧抓特色文化项目,加速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