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进下旬,但仍未有任何一个交易日的成交量突破200套。热闹的字眼,已与楼市渐行渐远。
如同去年一样,好戏在后头?楼市能否在下半年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对于这个问题,仍有很多业内人士对此抱有信心。
“上半年楼市之所以表现差强人意,政策的因素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数开发企业和购房者一样选择了观望,上半年推盘量较往年有了明显的下降。”中国(徐州)总经理凌丽表示,徐州楼市上半年供应量明显减少,特别是选择在5月过后开盘的楼盘更是凤毛麟角,这种情况下,绝难出现类似往年的热闹场面的。
万豪绿城、海峡·东南郡等楼盘的淡季热销极大地支撑了这个观点。
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楼市将有大量楼盘开盘和推新,这对“久旱”的楼市来讲无疑是一场“甘霖”。
尽管如此,多数业内人士仍然对下半年楼市表示谨慎的乐观。“好于上半年不难,但难以重现往年的辉煌。”
对于购房者最为关心的房价问题,业内人士并没有给出购房者期待的答案。多数业内人士仍然认为:优惠可期,降价难现。
2011年楼市的博弈的结果,或许只有在最后一天才能揭晓。
观望 购房者期待房价松动
限购、限贷……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楼市的调控力度空前。
这不仅让购房者看到了房价下降的希望,更给了购房者充足的等待理由。
“房价一定会降!”“中央已经表态了,房价不降政策不止!”“最迟再等几个月,就会有开发商坐不住了!”……
坊间的传闻大同小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一定会降。
在这样的观点支撑下,观望不约而同地成为多数购房者的共同选择,成交量应声而降。
“这是三年来最惨淡的上半年!”面对不断下降的成交量,过去坚定不移挺涨的一些业内人士的信心也产生了动摇。
从2009年开始,日成交200套以上几乎已经司空见惯,但在2011年5月过后,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少出现了。
售楼处人气陡降,最惨淡的日子,有的楼盘一天下来甚至没有一组有效客户到访。
“降不降的先不说,反正涨价已经很难了。等等再说吧!”市民小王需要一套婚房,但仍对降价抱有希望的他生怕近期买房会“接过房价的最后一棒”。
记者了解到,类似小王这样的心理非常普遍。
在观望的大环境下,仍有一些购房者等不下去了。
“等了几个月,房价丝毫不见降,眼看婚期临近,等不下去才决定出手买房。”刚性需求的等待不可能是无限的,对房子的渴望让一部分购房者提前行动了。
事实上,观望和出手在2011年一直在纠结着购房者。
观望 开发商以不变应万变
2011年,观望的不仅仅是购房者,同样进入观望的还有开发商。
5月刚过,开会,成了很多开发商的家常便饭。
会议的主题是相同的:想出对策;会议得出的结论同样是相同的:以不变应万变。
开盘、推盘的计划被全面放缓。
“新政来临,开发商同样需要一个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内,更多的开发商选择的是‘等一等,看一看’。”凌丽表示,很多上半年有开盘和推盘计划的开发商延后了开盘和推盘的时间。
开发商对新政是“不适的”,这一点从众多开发商紧锁的眉头上不难看出。
也有一些开发商选择了试探:推出一些房源看看市场的反应。试探的结果差强人意,至少对开发商而言是这样的。
但对开发商来说,并不全是坏消息。东南郡和万豪绿城的热销已经足以证明楼市依然是活跃的。
和刚性需求一样,开发商的观望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多数开发商已经把推盘的时间确定了:下半年。
和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的楼市将会更加精彩。
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近期的成交量不断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还远远谈不上‘惨淡’。”业内人士表示,平均每天100多套的成交量在开发商眼里看到的是信心。
一边是按捺不住的购房者,许久的等待已经让他们逐渐失去了耐心;一边是蓄势待发的开发商,他们已经决定豪赌下半年。
这样的情况和去年是何等的相似,楼市能否在下半年爆发,答案即将揭晓。
房价 优惠可期,降价难现
房价,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购房者最关注的话题。
其实这也是开发商最关注的话题。
正因为此,房价首当其冲地成为楼市焦点中的焦点。
当前楼市下,对于房价走势,已经泾渭分明地形成了两个派别:挺涨派和挺跌派。
挺涨派多数是业内人士,他们认为,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调控直指房价,但从未把让房价下跌作为调控的目标,而是“遏制房价快速上涨”。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把房价的涨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控就是成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调控政策是行之有效的。
“房价的涨幅被控制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范围以内,就达到了调控的预期目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每年都把房价涨幅控制在这样的范围内,若干年后,购房者就不会感觉房价很高了。
但更多的人是看跌房价的,他们中,大部分是准备买房的购房者。挺跌派的观点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已经让成交量缩水近一半,而房子的供应量又放在了那里,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开始形成,房价下降已经是迟早的事情。
“开发商从银行那里得到资金的支持已经越来越难了,房子消化速度又大幅放缓,从资金链的角度来看,迟早会有开发商选择降价的。”多年炒房的游先生已经决定暂时从房地产界退出,政策层面上看他已经无法再炒房了,更重要的是,他对房价已经不再看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仍然没有开发商选择主动降价,但正在酝酿一定程度的优惠。
“降价是自绝出路,越降价越不会有人买房。”一位开发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小幅降价能够快速消化房源的话,他或许会选择降价,但在他看来,降价无疑是饮鸩止渴,断不可取。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