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90后都参加工作了,这个月我们单位一下来了两个新同事,都是21岁!”作为一名70后,在一家房产公司任职的薛女士慨叹她已经不得不服老了。
当70后、80后们都已经结婚生子,以往不少人眼中还是孩子的90后们,开始逐渐走向社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其中90后在其中占据了不小的比重。当他们踏入社会的同时,房子这个话题开始成为他们关注的热点,甚至其中一部分人已经率先出手,“领完毕业证再拿房产证”,悄然成为楼市的一道新风景。
与此同时,买房风也渐渐吹进了大学校园。《扬子楼市》的调查显示,南京多所高校都涌现出了一批“有房族”,在父母的资助下拿到了他们人生的第一套房。
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90后正在逐渐成为楼市购房的新生力量。
新鲜人提前谋定买房计划
近日,一则关于“领完毕业证再拿房产证”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南京的情况如何呢?《扬子楼市》对今年夏天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90后新鲜人进行了调查。
出生于1990年1月的小许7月份终于正式告别了学生生涯,和其他忙着找工作的同学不同,早在大三暑假,他和朋友已经合作开了一家小公司,而且运作得不错。不用找工作的小许前段时间跑了不少售楼处,最后他在离学校不远的华菁水苑买了一套新房,买房的资金一部分是父母资助的,还有一部分是他开公司自己赚来的。
为什么会一毕业就买房呢?小许表示,虽然国家在调控,但房子作为不动产至少有着保值的功能,而且他离开学校后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与其每个月交那么多租金,不如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小许还透露,他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52个同班同学中,已经有两个人买了房,还有一些同学已经有买房计划。
奥体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一共有员工40人,今年刚来的大学毕业生有7个,其中有4人是1989年出生的,还有3人是1990年的,这七个人有一个已经买房了,还有两个计划在一年之内买房。
刚加入南京一家国企的小宋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流专业,今年年底,他在奥体买的房子就可以交付拿房了。据小宋介绍,他们班上30个同学中,已经在南京买房的有3个人了,占到了1/10的比例。
大学没毕业就成有房一族
《扬子楼市》在调查中发现,不但今年参加工作的一部分90后已经或正计划成为“有房族“,连一些尚未毕业的90后大学生们都已经“抢跑”买房了。
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陈同学介绍,2008年她刚来南京上大学,老爸就在仙林给她买了一套房,“他们觉得反正我要留在南京发展,房价又一直在涨,晚买不如早买,而且他了解过了,在南京买房超过60平方米的话,就可以落户口了。老爸说,就算我结婚后不住这套房,还可以留给他们退休了来南京时住。”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张同学今年9月也要上大四,据他介绍,他们班一共有39人,不是1989年就是1990年的,买房的大概有5个左右,占比12.8%。“一般都是家里买的,有的是家里全款付清,有的是父母首付,自己还贷。”
李宁蕾是南京大学新传媒系2008届的学生,她说他们班里目前还没有同学买房,不过关于房子的话题,同学们平时也会讨论,认为房价还会继续涨下去,如果有条件的话先买房肯定没坏处。
90后大多属于“被动购房”
对于90后买房的现象,南京一些楼盘的销售负责人已经感受到了这一微妙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价格和户型适中的楼盘。东郊小镇营销总监胡洁说,从之前的销售统计来看,东郊小镇购买客群都是年轻人,90后买房的约占5%,多为投资性质。
“在我们一期房源的销售中,确实存在父母为在校大学生提前置业的现象,比例占到5—10%”,金浦名城世家营销总监翁忠平表示,其中一次性付款和父母帮助贷款按揭的比例对半开,从为孩子买房的客群区域分布来看,多来自江苏周边城市,孩子目前在南京读大学。
“在我们的成交客户中,90后客户占了大概10%,这里面外地人为在宁的孩子购房的比例占到70%,还有30%是本地人为孩子购房。而且,购房基本上都是父母出资,80%的90后购房都是一次性付款。”高科置业案场经理彭友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孩子还在读书不能贷款,而父母又是外地户口无法贷款买房。
大华锦绣华城策划经理周长坤透露,90后在该项目成交的客户中约占10%—15%。周经理也表示,由于90后年纪比较小,大部分上大学的90后还没工作,因此都是父母出面为其买房,也有个别有工作的是父母付首付,孩子来做主贷人还按揭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报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购房的主动性并不强。东南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龙书琴就表示,90后大学生基本上还没有感受到社会的压力,很多人会觉得买房离他们还比较遥远,因为90后还年轻,最大的也不过21岁,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去进行财富积累,因此90后要成为购房主力军还需要一定时间。
虽未谈婚论嫁,但临近毕业或已经工作的90后,同样开始面临房子问题。涉世未深的90后如何能负担得起如此高的房价呢?在笔者采访的30位90后中,有22位是所有购房资金都由父母提供,占比74%,仅有1位表示买房得靠自己,已经做小生意的他已经存了一小笔钱,可以付个总价40万左右的房源的首付。
90后面对的购房压力,绝对比很多人想象得要更大。没有经济积累的90后,要购房只能依靠父母支持。因此,对于多数90后而言,不管按揭还是全款买房,基本都是父母埋单。
“我们很多年前就开始为儿子存钱,早几年就在老家为他准备了一套房子。现在他在南京上大学,马上就升大四了,要实习找工作,我们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再贴点钱为他在江北买了套房子。”刚一次性付款为孩子买房的扬州市民彭先生说。
据高科置业案场经理彭友介绍,他们楼盘的90后购房客户中,一次性付款的比例占到了80%,“这些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为在宁读大学的孩子买房的。”
对于贷款购房,90后要么并不能完全负担贷款的压力,要么出于对生活质量的考虑干脆放弃购房的念头。
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在当前的房价下,并不能负担起房贷的压力,因此购房的主动性并不强,基本上购房的90后都是在家庭的催促和帮助下购房,父母一般要负担大部分的房贷。
刚为儿子买下城北一套二手房的市民俞建表示,为了让刚工作一年的儿子不乱花钱,每月2200元的按揭要孩子自己承担。“主要是让他明白生活的艰辛,不能月月光。”
南京新景祥副总经理何晔表示,“大部分的90后买房都要依靠父母的资助,由于他们走向社会还需要一段时间,不啃老买房不现实。”不过,何晔指出,父母为孩子解决毕业后的后顾之忧,先为其买房也符合中国国情,但是90后购房目前还未成为主流。
章骏 大学生 19岁
早在三年前,我刚到南京仙林读大学的时候,父母就给我在学校附近的东方天郡买了一套80㎡的房子,总价约70万,一次性付清,房子在2008年年底就交付了。
我是浙江温州人,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从几年前开始,房产就是温州人投资的一大途径之一,父母当时买房的意思是平时我可以住,他们有时到南京谈生意也有个落脚之处,而且买房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现在看来我爸妈真的很有先见之明,前段时间陪同学去租房,发现现在仙林的房价已经涨到了每平米一万四五,短短三年时间,房价翻了将近一倍,两室的房租也涨到了2000元/月,房屋的增值效应非常明显。
不想租房了,干脆买房
宣茉薇 文员 20岁
7月份大学毕业后,我就在一家苜蓿园附近的电子公司做文员,从工作开始我就和另一个女生合租一套两室的房子,但因为双方作息时间不一样,所以就萌生了换房的想法。
和父母商量之后,父母决定在南京给我买套小房子。这个月初,妈妈就到南京来帮我看房子,已经看中了我单位附近海福巷的一套房子,60多㎡,总价约90多万。父母出资首付一半,然后以我的名义贷款,当然还贷的钱还是由他们出,毕竟我刚工作,每个月工资也就2000来块钱,能把自己养活就算不错了。
买房不能指望男友
李碧柳 软件公司职员 20岁
现在买房不光是男孩子的事,女孩也能买房。我是六合人,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教育软件公司工作,因为自己收入比较好,所以和父母商量了之后准备近期在南京买套100来㎡的房子,自己住得舒服,以后父母年纪大了也能住到南京来。
因为刚工作,首付由父母出,计算了一下如果月供3000元左右,我还是能够承担的,如果贷款比较多,父母也能再帮我承担一部分月供。前几天看了关于婚姻法新规定的报道,我更加坚信了:“女人当自强,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我们90后女孩并非都是娇生惯养、性格怪异的,我们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我们不靠男友也能有自己的房子。
父母给我准备两套房
秦宋岩 广告设计师 21岁
如果现在让我自己买房,那绝对是天方夜谭,每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自己用都不够,怎么可能供得起房贷?还好我比较幸运,老爸老妈早几年就给我买了两套房。
还记得2007年我刚上大学,房价涨势那个猛,父母感到“买房需买早”,为了我以后可以顺利成家立业,2007年就给我在城北买了一套80多㎡的两房。之后父母为了抗通胀,决定把家里的资金转化为房产,所以在2008年底,又在城东买了一套100多㎡的三房。
现在房子增值后,老妈经常会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儿子,有了两套房子,你以后只管风风光光把女朋友带回来吧,婚房问题不用愁,两套房子任你挑。”
距地铁一号南延线百家湖站仅800米的诚基·百家湖小公馆目前在售47㎡左右4.9米挑高的酒店式公寓产品,折后均价约14500元/㎡。
2023-11-03 14:55
2023-11-03 14:45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