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加剧行业变局开始
上半年,“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房地产企业大多数均实现了40%及以上的增幅,远高于行业24%的增长率;总销售金额市场占有率已达18%”,远洋地产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如是表述:“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即便背景与实力雄厚的央企,也开始收敛其向房地产扩张的步伐。上半年两个典型的案例在于,昔日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世博宏业制造的蓟门桥“高价地”,于7月份转让,或由保利接手开发。而最新非主营央企旗下地产公司转让的消息,则是8月26日,首钢总公司旗下北京首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将其所持北京首钢融创置业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以14.5亿元的价格转让出去。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上文提及的“倚山庭苑”项目,便是由首钢融创置业开发。
就在央企推出加大行业集中度的同时,实力雄厚的一线房企们,或国资或民资都开始“蓄势待发”。记者曾在不同的场合,向身为央企的中建、中冶 以及民营大型房企龙湖地产有关人士处得知,下半年他们都力求能够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拿地,“下半年会是一个拿地的好时机,我们依然看好一线城市,这也是房企们的主流选择。”
而在拿地扩张的同时,公众更为关注的在于,房价究竟能否降下来。限购半年,尚有向二三线城市扩散的趋势。正如本文开头中所提的那样,北京住宅的库存依旧走高,而在政策压力下,房企策略已出现分化:
虽然北京城区内房价依旧坚挺甚至微涨。但是布局郊区、项目集中且规模较小的房企已率先降价。如远洋、华业在通州的项目已经降价,甚至引来业主维权纠纷。而以富力、首开则因旗下项目绝大部分都分布在一线城市,而致使上半年业绩未如预期般良好,亦执行降价策略。
但保利、招商等房企则未有降价迹象,依旧故我。上半年,保利、招商在北京城区各推两个项目:拟售均价在3万-5万每平米不等。
据悉,8月份北京住宅成交不足1.3万套,创3年来最低。库存压力下,北京房价走势如何,本报为公众持续关注。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