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的民间借贷案件背后,是鄂尔多斯这个“熟人社会”近乎疯狂的“全民放贷”。由于借贷多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彼此信任度高,有时候凭借一张白条就能拿到钱。
据介绍,那些“专门放高利贷”的债权人大都已经选择第一套方案解决。“国电富兴园小区”5号商业楼1、2号已被“专业放贷者”登记,其折价后总价值为1920万元。“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拿房子的,毕竟资产保险了。如果不接受方案,向法院申请保全,资产就……(没有保证)。”中富地产代理律师说。据他介绍,目前用于折抵债务的房子差不多一半已经被登记。
但陈丽娟说,就目前的登记情况看,小额放款的债权人也不在少数,这些人的钱不够拿房子的,所以一些彼此相识的小额债权人选择几家一起拿一套房子,或者有的干脆选择第二种方案,也有的债权人对两种方案都不认可,觉得要房子不好脱手,要钱风险太大,他们逼郝小军出面解决。
之前有传言称郝小军已经跑路,代理律师对记者表示并无此事,他称郝小军只是在外地就医。新金融记者前往“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办公室”(下称“打非办”)了解中富融资解决事宜,“打非办”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没有接到报案,此事目前由中富公司自己解决。同时,该工作人员向新金融记者透露:“郝小军已经回来了,刚给我打过电话。他先去王福金家慰问一下,之后回公司统计债权人,开会处理事务。” 记者随后向中富公司求证此消息,公司方面表示不知情,并对此事不愿多说。到截稿时为止,新金融记者并未见到郝小军,他的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迟到的“两证”
中富地产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资金链出现问题,是由于“国电富兴园小区”(被用于抵债的房产)项目的《施工许可证》及《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至今未获批。
据该中富员工介绍,“国电富兴园小区”是中富地产与国电在2008年共同开发的,由于两家一起做这个项目,当初办证比较迟。后来在手续进行到中途的时候,鄂尔多斯市领导换届,办证手续就被搁置下来。迟迟拿不到《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原本在预算内的浦发银行贷款下不来,中富资金链由此“跳闸”。
中富地产另一员工告诉新金融记者:“资金紧张就是‘预售许可证’拖的。当初办证的时候需要交1000多万元的费用,那时公司资金链紧张,拿不出这笔钱,就一直拖着。还没拖多久,就出了这样的事。”
资料显示:该项目住宅期房于2010年开盘销售,已经收回首付款817.053万元,中富还有1.4亿多元的应收账款。“住宅卖出去只收30%-40%的首付,其余按揭。由于现在手续不完备,按揭办不下来。好在(中富)当时没有卖商业房,原本想着以后卖个好价钱的。他们前期的住宅都是持平或者赔钱的,开发商往往靠商业房挣钱。现在只能把这些房产拿出来。”中富代理律师说。
据了解,目前中富地产的总资产大概4亿元左右。“现在这种情况下,要现金真没有,全变成钢筋水泥了。”该律师说。当被问及贷款什么时候能办下来时,该律师表示这不好说。
新金融记者前往位于鄂尔多斯东胜区富兴北路的“国电富兴园小区”,这个被称为“梦想家”的褐色楼盘正在进行施工,此刻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工地上的工人告诉新金融记者,楼盘到明年八九月份才能完工。楼盘旁边有一个垃圾处理场,“梦想家”销售中心的置业顾问王先生告诉记者:“最近过来咨询楼盘的债权人很多,但‘业主’的房产证现在还下不来。”
有些债权人看过房子后表示以后不会在那儿居住,作为投资他们担心卖不掉。中富地产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目前确实有不少债权人担心房子能否顺利变现。“等到我们的贷款下来,如果价格合适,公司会考虑回购。”中富代理律师说。
据中富地产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政府已经介入此事。“政府正在积极地帮助我们协调没有办完的手续。这其中需要交1000多万元的费用,政府说你现在先不用交钱,先打个条子,等手续办齐后,政府帮我们催银行把按揭贷款贷下来。”该员工说。据了解,政府介入可能会找一些大银行合作贷款事宜。
发文“维稳”?
债权人的担心并不多余,中富代理律师说:“目前鄂尔多斯房地产被顶住了。老百姓的钱都借给了开发商,等开发商把钱变成了钢筋水泥,再想把房子卖给老百姓的时候,老百姓手里已经没钱了。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就没钱还给老百姓,老百姓就没钱买房,流动性缺失。”
尽管如此,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开发并没有减速。在鄂尔多斯的街道,随处可见正在建设的楼盘。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当地人每家都有不止一套住房,但自从银行不给房地产放贷以后,这里的房子也不好卖了。
10月17日,新金融记者到“打非办”了解情况,刚作完汇报工作的中富地产代理律师告诉记者,现在有500多家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其中有200家已经被列入高危。
除了房地产,其他行业民间融资现象也很严重。新金融记者在“打非办”门口见到很多其他民间借贷案件的债权人。“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卷了几千万跑了。”一位债权人告诉记者。记者在鄂尔多斯经济犯罪侦查大队门口的“投诉登记本”中见到其他关于民间借贷的投诉登记表。
频发的民间借贷案件背后,是鄂尔多斯这个“熟人社会”近乎疯狂的“全民放贷”。由于借贷多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彼此信任度高,有时候凭借一张白条就能拿到钱。
新金融记者在从机场回酒店的机场大巴上认识了一位当地的女孩。这个姑娘告诉记者,当地人很少把钱存在银行,放贷是当地人的主要理财方式,收益为2分5左右。“我家也通过朋友介绍把钱放给了一个地产商,60万元,一年收益21万元。”这个姑娘说。这个姑娘的说法新金融记者在几位出租车司机那儿得到证实。在记者接触的出租车司机中,几乎每个人都选择把钱放出去,而非存起来。“现在这个时候应该从银行贷钱出来,而不是把钱存进去。”一位出租司机说。
大同证券鄂尔多斯天骄路营业部客户经理张甫告诉新金融记者,在鄂尔多斯,投资资金流向大致分为两种——房地产和煤矿。做实体的企业融来的钱只有一少部分被用于企业运作,这也是为了保证从银行贷款不受影响,这些企业家真正的利润点大都来自投资。张甫表示:他所接触的很多企业家都参与放贷。
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天津高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完成的关于鄂尔多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中显示:在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借贷,而非传统的银行。数据统计到2011年2月底,鄂尔多斯银行系统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仅59.7亿元。在360.7亿元的投资规模中,仅占16.55%。
对于鄂尔多斯民间资金规模到底有多大,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刘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由于资金集中在民间,无法准确量化。但之前有媒体报道称,鄂尔多斯目前民间借贷资金规模应在1000亿元以上。
面对频发的“民间借贷”纠纷,之前曾有传言说鄂尔多斯市政府将拿出200亿元救市,并对融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行监控。对此传言,鄂尔多斯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孙建平予以否认。同时孙建平向新金融记者透露:“最近市里要发一个关于支持和稳定房地产及金融市场的文件,这会有一些作用,但我认为靠区域的支持作用不大。
孙建平认为,鄂尔多斯出现问题的根源是金融制度和体制的问题,虽然鄂尔多斯在个别行业(房地产行业)问题表现突出,但其实反映的是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融资难的普遍问题。“我觉得一些国有控股大银行在整体商业经营过程中应当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而不是把贷款全部放到大企业中去。大企业用不了再拿出来对难以融到资的小企业放高利息贷款,最后和宏观调控控制物价和房价的目标形成反向走势,政策预期目标并未达到。”孙建平说。
同时,孙建平也表示,由于地方政府不允许对金融进行行政干预,所以地方政府在解决金融问题上没有抓手。“作为金融办,我们只能协调服务。”孙建平说。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