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抛出变相降价的所谓优惠折扣、绞尽脑汁寻求资金“补血”甚至项目打包转让、土地流拍案例骤然增多……新闻频出的楼市,越发显现“无限期”颓势。按照行业的传统思维,政策指引下的楼市传统振荡周期理应触底,波谷与波峰的交替理应来到。
人民日报近期提出,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房价松动的迹象,房地产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时期。
种种“逼迫”地产行业做出思维模式剧变的楼市困局,来得确实具体和实际。或许,我们应该将2011年作为中国楼市的转折之年。这一年,楼市爆发式的增长,遭遇到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当头棒喝,关于传统楼市应变思维,已经在一系列极具行业针对性的楼市困局中,酝酿新的战略反转与思考。
显然,对于并不成熟甚至具有原始拓荒色彩的传统楼市开发,调控政策是在设置一道更高的门槛:缺乏市场预见性的住宅产品、简单的融资手段和渠道……与此对应,作为政策重点支持服务业的商业、旅游地产,正在迎来全新的蓝筹时代;地产品牌的支撑,将赋予产品更多的品质和信誉标签,兼以更大的附加值强化产品价值,必将再次统领楼市的标杆……显然,可期的2012楼市,顺势而为,将成为楼市博弈中的制胜策略。
2023-11-03 12:00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