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楼市而言,“买涨不买跌”似乎是一个“魔咒”。受观望情绪的影响,楼市几乎冷到结冰。降与不降,成了让开发商头疼的问题;买与不买,也同样让购房者纠结。此时,开发商抛出“降价补差价”的消息,自救之心显而易见。
据链家地产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深圳、南京、苏州、杭州、长沙、长春等10余个大中城市的20余楼盘已经将“降价补差价”或“原价回购”承诺与低价销售绑定。 但“降价补差价”究竟能否成为撬动市场的杠杆,恐不容乐观。
开发商使出绝招 不只为赚吆喝
近日,深圳的绿景香颂发布消息称,“2014年12月3日前业主有权申请以发展商指定方式按合同价回购所售物业(税费各自承担)”,被认为是“保值回购”的先行者。而这一做法,在引起广泛争议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开发商的效仿。
众所周知,“年关”将至,开发商特别是中小房企的资金告急,亟需回笼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拿出“降价补差价”的杀手锏,确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意味。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这是开发商自救的招数,是一种促销手段而已,可以实现回笼资金的目的。网友殷妮认为,开发商搬出“降价补差价”的绝招,说明两点问题,一是房企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二是房企真的撑不住了。
对其可产生的作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网友江苏刘公表示,“降价补差价”或“三年内降价原价回购”的承诺与低价销售绑定,定能打破“低成交困局”;网友房价大家说也在其微博表示,马上会有大量的楼盘在小危房企的带动下降价。
而以财经评论人吴其伦为代表的对立派却大呼,“千万别信开发商降价补差价的鬼话” 。他认为,开发商此举的核心目的有四,一是以充满变数的承诺骗取消费者信任,二是以壮士断臂的情怀博取消费者同情,三是以较低的降幅谋取利润最大化,四是即使补差价或回购,也相当于免费使用消费者提供的无息贷款。网友空空者也也认为#楼盘降价补差价# 只不过是房地产泡沫的初步预警迹象,更不过是资金链出现裂缝的情况下拆东墙补西墙的缓兵之计。网友Kelvinzhai也认为,这看起来更像一种营销策略,心理安慰,甚至是赌博。
购房者已有免疫力 难被忽悠
“金九银十”以来,虽然开发商采取各种打折、促销的方法,但似乎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并没有因此减少,而是对这种行为产生了“免疫力”,开发商陷入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境地。那“降价补差价”是否会攻破购房者的心理底线呢?
从先关微博看来,有观点认为“降价补差价”是一种很合理的购房方式,网友真君子03 就认为,降价补差价,无条件退房,其实都是一种变相的抵押融资方式(也相当于看跌期权):现在把100万的房子卖给你,收你100万,抵押房子并获得现金,并承诺可以补差(看跌到80万);三年后,如果房子跌回到真实价值80万,补你差价(相当于回购),多合适啊,既无利息又没有期权费!
但大多数购房者还是认为现在还不是购房的好时机,“降价补差价”并不靠谱。网友杨南洋认为,现在民众对楼市的观望氛围越重,楼市销售的空间就越小,现在国内开发商的资金多少都会借民间高利贷,资金无法快速回笼,压力会更大,为了脱手,只有再降价,而越降越观望,进入恶性循环,所以现在觉得不能随便下手。别样红红在其微博表示,补差价的实际操作性不强,业主永远无法掌握每一套的实际成交价格,另外,很多变相优惠活动是不在成交价格中体现的。田园沐哥也表示,补差部分要交20%的税款,这仍是很大的限制。
以此看来,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丝毫没被打消,开发商不动真格、不拿出些实质性的降价方案怕是难过年关。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