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滩楼市到争相退出
“这一现象并非北京独有。”杨红旭说,在楼市调控等压力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退出楼市。
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武汉共有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137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200余家。
该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武汉市在册房企中有项目开发的占一半,另一半开发商“无事可做”。有的在找项目,有的可能退出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退市”开发企业中,不少是近几年“抢滩楼市”的非房地产公司。去年以来,已有水井坊、宏达股份、恒顺醋业等16家“涉房”的非房地产上市公司撤离楼市。
另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初步统计,2011年上市房企中,股权出让共183宗,比去年增长65%。“这显示一些非房地产上市公司,正加速转让房地产项目。”
1月16日,以经营高端房地产为主的广州星河湾宣布进军白酒行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完成企业转型,把白酒培养成新的增长点。这被业界看成是房企的“主动调整”。
链家地产分析师张月认为,伴随着房地产“黄金十年”结束,行业调控更趋深入,房地产行业“暴利时代”或将结束。“退市”的开发商中,不少是“裸泳”的投机商,这其实正是楼市调控要挤出的“泡沫”之一。
“现在考虑的是赔多赔少的问题”
住建部最近强调,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继续,一些地方尝试给楼市“松绑”均被叫停。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楼市调控不会放松。
“限购、限价等调控政策持续,释放了房价合理回归仍有空间的信号。”链家地产一位负责人说,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下,今年开发商将面临政策高压、销售不畅、资金紧张等压力夹击,生存更艰难。
陕西一家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罗某坦言,对不少开发商来说,今年将会遭遇三大难题:一是资金链趋紧,部分贷款和高利贷难以按期偿还;二是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将要面对各种矛盾和纠纷;三是降价销售幅度过大,可能遭受来自老业主的压力。
“现在我们考虑的不是降多降少,而是赔多赔少的问题。”罗某说。
万科北京公司高管肖劲认为,因为制度不健全,国内楼市说到底仍是“政策市”。随着楼市调控深入,开发企业利润将可能越来越薄。
为应对资金紧张局面,大型开发商悄然拉开新一轮融资帷幕。仅今年1月份,万科、华润置地、金科、凯德置地等12家房地产企业以债券、信托等方式在资本市场融资238.5亿元。
但与此同时,房企也将迎来到期信托支付的压力。国泰君安数据显示,今年到期需要支付的房地产信托总额接近2000亿元。
综合来看,今年上市房企筹集现金的低谷将和销售回笼资金的低谷重合,开发商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在多重压力不减情况下,开发商要想生存下来,除了“退市”,只能降价销售。
不少专家预测,今年房价总体将呈现“稳中有降”态势,房价合理调整的预期目标有望实现。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