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非毛坯是家中的大事。花钱多,还特别费事,关系到一个家庭未来的舒适和健康。但是,非毛坯的学问很大,如果不提前做好功课,很可能钱花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非毛坯效果。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非毛坯前一定要先学习些非毛坯的专业知识,对家装市场也要进行基本价格的调查,并且了解可能存在的消费陷阱,做到心中有数。那么,非毛坯或者买家具等才不会花了冤枉钱。
非毛坯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1、材料“猫腻”不少
一是非毛坯材料的品牌、规格、环保和安全指标、等级等不同,其价差也很大。部分商家为牟取暴利,也为迎合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用普通商标非毛坯材料冒充驰名商标销售。二是销售给消费者的装饰材料与消费者在店堂看到的样品品质差别很大。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是一些商家惯用的手段。三是部分商家通过“折上折”吸引消费者与其交易,但又要求消费者放弃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后的索赔权。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商家又拒绝为消费者退货。
2、工程分包质量堪忧
非毛坯房门、做衣柜、橱柜、书柜、卫生间防漏等工程每一项都对整体非毛坯的美观、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有的非毛坯公司在承揽非毛坯业务前信誓旦旦保证质量,在接到工程后,又分包给一般的散工具体施工,自己当起包工头,致使非毛坯的房子出现质量问题。
3、预算报价欺诈难防
众多非毛坯公司在做非毛坯预算报价时,一般都将非毛坯预算价报得很低,号称是“零利润非毛坯”。在揽到工程后,一方面偷工减料,一方面不断要求消费者增加一些项目。到最后,实际价格比预算价格大大增加,致使消费者叫苦不迭。
4、合同纠纷缠人闹心
部分消费者在选择非毛坯公司时,一般都喜欢或信任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非毛坯公司。因为是熟人介绍,所以消费者一般都缺乏防备心理。双方根据一个预算报价就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增加项目或工程质量问题时,消费者明明知道是陷阱也只好忍气吞声。
消委会提醒您非毛坯中要注意的问题
1、考察装饰公司的资质
要选择有相关部门颁发的合法营业执照和建筑装饰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除了仔细查看营业执照、建筑装饰企业资质证书外,还要实地查看该公司有无正规的办公地点,是否能出具正规的票据,从业人员是否有上岗证、资质证等。
2、查看装饰公司提供的预算
非毛坯预算资料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详细说明所有项目的制作方法,并且不使用含糊不清字眼。标清所有建材的品牌、规格、型号、厂家等。详细列出所有材料的单价、用量、面积、总价等。
3、签订非毛坯合同
在签订非毛坯合同时要注意哪些方面?首先是甲乙双方的资料;房屋装饰非毛坯的面积等;开工、完工时间;工程保修内容和期限等;违约责任以及解决纠纷的途径。
家具销售的十大问题 你也要知道
非毛坯完了,就得开始布置新居了。消委会在这里也要提醒的是,买家具前也要先注意下面这10个问题。
1、实木家具的定义不规范
个别家具经销商偷换概念,将实木复合家具宣传为实木家具。甚至还把贴了一层实木外皮的家具也称作实木家具。
2、板式家具贴面张冠李戴
板式家具因贴面材质不同而价格不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板式家具的贴面十分逼真,光泽度和手感都很难看出差别,因此有个别商家以贴纸、烤漆等冒充木皮贴面赚取差价。
3、布艺沙发国产冒充进口
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崇洋的心理,称自己的面料是进口产品,因此价格不菲。但这些沙发用的并不是真正的进口材料,而是国产材质。
4、床垫以次充好
床垫内装“黑心棉”等现象频频被披露,成为消费者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5、卖场家具合格报告超期
一些品牌出示的产品合格报告已经过期却仍然展示给消费者。过期的合格报告已经无效,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前要擦亮眼睛。
6、无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包括了对家具材质、保养方法、售后服务的规定,但一些家具厂商却不提供给消费者。
7、红木家具不规范
目前市场对于红木的材质规定还不规范,有许多不法商家用其他木材代替贵重的红木材料,欺骗消费者。
8、滥用绿色环保概念
少数经销商出售家具时假借绿色环保概念,可是其产品根本没有经过相关认证。
9、皮质沙发并非全皮
部分自称全皮的沙发,在背面和侧面往往采用的不是皮。
10、卖场评比荣誉真假难分
卖场或一些机构并不具备颁布荣誉的资格,这就造成了家具品牌荣誉泛滥的现象。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