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莞房莞事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东莞三旧改造另类样本 下坝坊古村落的蔷薇效应

来源:东莞时间网  黎明 陈奕启 东莞房掌柜  2012-08-27 09:14:14
[摘要]下坝坊,修葺一新的祠堂。 “蔷薇之光”在网上成名,很多人想来这里寻得片刻宁静。 旧城改造,民间涌动。作为东莞5个“三旧”改造试点镇街之一,万江坝头有这么一群人,撇开了官方主导的思维,落棋其中,给他们 ...

  

  下坝坊,修葺一新的祠堂。

  “蔷薇之光”在网上成名,很多人想来这里寻得片刻宁静。

  旧城改造,民间涌动。作为东莞5个“三旧”改造试点镇街之一,万江坝头有这么一群人,撇开了官方主导的思维,落棋其中,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就打算撬起坝头村。当那些代表委员还在建言利用旧民居和老厂房专攻创意产业时,这群人早已在久被遗忘的古村落搞起了改造实验。也许,东莞的“798”和“红专厂”,甚至“宽窄巷子”就要破土而出。

  老下坝等来了新青年

  东莞有个区,叫万江区;万江区有条桥,叫坝头桥,坝头桥下有条村,叫下坝村;下坝村有家店,叫蔷薇之光。

  来自湖北的文艺女青年张小染坐在东城雍华庭附近自家的“五四”咖啡馆里,端详着自己喜欢的装潢,数着越来越多想逃离城市的人,她“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结束“五四”咖啡馆,另找个地方,开一家“蔷薇之光”品牌设计工作室。

  从房地产公司辞职出来创业后,张小染更加说干就干。从2010年年中开始,她就和志同道合的好友卡农、周周开始满世界找“宝地”。直到9月的一天,张小染坐着朋友的车,鬼使神差第一次踏足万江坝头村下坝坊。张小染说:“你知道吗?我们从早上就开车兜兜转转,一直到深夜,到处去找,直到来到下坝坊。”

  张小染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尤其是下坝坊詹氏宗祠旁边那老旧的大队部,旧大队部的牌坊顶上插着标志性的红旗,迎风飘扬“就是这个味”,张小染认定这里将可以被改造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高地。

  万江坝头村的詹氏宋明时代便已从中原来莞开村,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才辈出。直至改革开放后,原住村民才逐渐搬往新居,下坝坊才逐渐冷清下来。谁曾料想,下坝坊的那个夜晚将逆转,重新被推至风口浪尖——— 关键词是与古村落格格不入的“三旧改造”和“创意产业”。

  下坝坊,绿树成阴。

  下坝坊,昔日老旧的大队部就是“蔷薇之光”所在。

  三千元租金老宅破冰

  张小染一行满心将下坝坊的这间老大队部盘下来,开一家独立品牌创意工作室,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蔷薇之光”。之所以要叫“蔷薇之光”,除了好听之外,张小染还偷偷地认为:蔷薇听起来很清高“我就喜欢蔷薇听起来特别其实特别平凡,看起来柔弱实际上爬墙向上,反正生命力很强”。

  对,生命力很强,和下坝坊古村落一样。

  如何去跟坝头村的村长还有一众村民解释“蔷薇之光”,这是个大工程。“村长和村民们听我们说想租老大队部做品牌工作室,他们都摸不着头脑。”张小染说。

  “刚开始,我确实不明白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这么老这么破的大队部房子,租来做什么呢?”詹村长告诉南都记者,他开始时还觉得张小染他们居心叵测。詹村长年已六旬,他喜欢以“东莞第一批拖拉机手”来介绍自己,以至于后来还满心欢喜把当年接受拖拉机手培训的老照片无私贡献出来,放在张小染的工作室里,也就是挂在老大队部的墙上。

  但是,张小染一行开出的价格蛮诱人:月租三千块。三千元月租租下老大队部的破房子?这帮年轻人是不是疯了?这个价码,谁也想不到竟然为下坝坊的新生埋下了最深的一笔伏笔。

  石屎围城的另类突围

  其实,下坝坊的原住村民已纷纷搬离这条世代而居的古村落,迁徙至周边的现代楼房,下坝坊显得凄凉萧瑟,除了个别固守在此的大龄村民外,这里反而成为了低收入新莞人落脚东莞的“乐土”。这里一栋老房子的月租,兴许三四百元就能谈下来。

  张小染看中的这间老大队部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物。三十多年来,这里经历过讲阶级斗争的“文革”、经历过前沿第一线的改革开放……最近的“角色”是一家幼儿园,周边的小孩子都被集中在老大队部里,最后也因为不合时宜被弃置。所以,谁也没想到,张小染这帮人,竟然愿意为这么一间破旧大队部埋单,还是十倍价钱的埋单。

  老大队部所在的下坝坊甚至坝头村,尽管沿东莞运河而建,但如今已经变得微不足道起来,因为运河两边的老房子纷纷被拆除,拔地而起的是打着现代城市旗号的开发商,还有开发商屁股跟着的推土机和打桩机。

  不过,在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的张小染眼中,这里却是最合适不过的好地方。因为离市区就三分钟,但是来到这里又仿佛离开了市区。

  在高额租金的诱惑下,2010年9月,老大队部终于被盘了下来。如果说,下坝坊詹氏宗祠那块皇帝御赐的功德牌匾是一个节点的话,那下坝坊的新生就要从这个时候重新计算。

  下坝坊,古色古香的雕刻。

  民间改造 众人热捧

  老大队部陈旧破落,怎么能够住人,甚至改造成为时髦文艺的“蔷薇之光”呢?这对于张小染来说并不是问题。自己规划自己设想,请三五个泥水工人,自己也戴上报纸折成的“安全帽”,就刷起墙壁来。

  三个月过去,16万砸下去“蔷薇之光”雏形既出。这是一家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那家老大队部,而实际上并不是老大队部的“蔷薇之光”独立品牌设计工作室。房子里被重新修葺了一番,刷了田园风情的墙面漆,漆面底下依然看得出来是曾经老大队部的青砖。瓦片也还是那些老瓦片,但老瓦片底下遮掩着满是森格女风格的复古装饰品,包括宝丽来相机拍出来的糖水片、从农村淘回来的老柜子老电视、甚至前面说过坝头村詹村长那张老得发霉的东莞第一批拖拉机手合影留念照,当然还包括万旧丛中的新m ac电脑……

  这样的“打扮”很快被张小染的朋友拍成了好看的照片铺上豆瓣网、新浪微博乃至摄影爱好者的论坛。“这是哪里?东莞还有这样的地方?”东莞的网友们看到照片后纷纷表示“震精”且“情绪不太稳定”,很快,“蔷薇之光”开始热闹起来,每天蜂拥而至的网友们一拨又一拨。对此,张小染也始料不及。

  据铂尔曼酒店前员工、后来成了“蔷薇之光”店长的小娇说:“通过微博知道蔷薇之光来的人超过六成。”

  创意+悠闲 更新模式

  为了接待络绎不绝的网友们,还有那些闻讯而至前来借景拍照的“色(摄)友”们,张小染在工作室的一楼还有园子里布置了桌凳,摇身一变就成了小小的会所,这对曾经经营“五四”咖啡馆的他们而言实在再简单不过。

  逐渐,“蔷薇之光”的第一层和园子仿佛就成了又一个咖啡厅。至今,如果你前往那里,只有寥寥数杯奶茶、咖啡和柚子茶;没有牛扒,没有干炒牛河,也没有青岛啤酒。但是,这并不影响下坝坊甚嚣尘上,来者都为了在这里寻得片刻宁静,坐在院子里,仿佛人早已不在东莞,和石屎森林无关。旁边詹氏宗祠偶尔传来的粤曲轻唱,梦里不知身何处。

  张小染也没有停下来。“蔷薇之光”品牌设计工作室的第一批设计产品已基本完成,产品包括棉麻家居饰品、小批量的个性T恤等。“在这里设计出来的创意产品将被送到东莞强大的制造工厂里变成实物”,张小染告诉记者,基于蔷薇之光受热捧,他们又一口气盘下了周边几家老宅子,初步打算用作样品陈列室,目前正在非毛坯中。

  张小染没有正面回应“蔷薇之光”的盈利情况,但是店长小娇饶有技巧地透露:“你看每天来这里的人都没地方坐下,我也忙得每天都没停过。”

  蔷薇效应 老村复活

  像“蔷薇之光”客人一样好奇的,还有坝头村一带的原住村民们。

  他们穿着略显土气的服饰,纷纷踏入“蔷薇之光”所在的老大队部,都被眼前的别有洞天惊得张大嘴巴。“这个老冰箱,还有这个好电视机,以前我们家也有啊!”前坝头村民老詹告诉记者:“好像回到了过去,但是又觉得老大队部被他们非毛坯得很好看,非常好看。”

  除了只能陈述“好看”之外,让村民们惊喜的还有老大队部高昂的租金。

  自从“蔷薇之光”在网上“火”起来后,詹村长也开始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每天前来找他商谈,欲在下坝坊租老宅子的人越来越多。詹村长就在那红砖砌成的村委会门口等着,如果有人来请教他如何能在此租一老宅子时,他一般会回答:“你先去看嘛,如果看中了哪家房子再找我谈。”

  据詹村长介绍,下坝坊原来有村民不到千人,但仍然蜗居老村落的村民基本灭迹。自从村民们纷纷搬离老村迁出城市后,村子的老宅子就成了新莞人出租屋的选择,租金廉价,一般两百元就能够有房有厅了。相比之下,“蔷薇之光”的租金显然可观了很多。

  不拆迁,古村也有春天

  “蔷薇之光”2010年11月开张,12月24日平安夜,饶先生也慕名来到“蔷薇之光”。从事媒体行业的他马上就喜欢上了这条村子,不但喜欢这里的古村落风情,还相当看好类似创意产业的盈利模式,他很快就做了决定:“我也要在这里占个位置!”

  翌日,饶先生就准备好了启动资金,前往下坝坊找铺位。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下坝坊靠近运河与“蔷薇之光”一列的剩余老宅子,早已经被人盯上,比如从坝头桥往下坝坊走,走到了尽头的那一间老宅子,都已经不能“幸免”。

  饶先生看中了尽头的这家老宅子。詹村长拿了钥匙,推开老宅尘封的小木门时,这里泥砖结构的侧墙已快塌方,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使房屋的木结构变得腐朽不已,但是二层的青砖阳台和残留在木棚里的木架子床,还有那据说可以将枪口从屋内伸出对付土匪的青砖墙角,证明这个老宅子的与众不同。据詹村长透露,这宅子原来是村内地主所有,解放后土改时就收归集体了,因为年久失修一直荒废在此。

  正是这样弥漫着历史陈腐味的老宅子,敲打着饶先生的心门,同时也让东莞古琴协会心动。据詹村长透露,古琴协会也是因为受“蔷薇之光”启发,意欲盘下此宅子及成片开拓发展,“但是合同最终还没签订,因为房子经工程师检查过,需要加固才能使用,而且宅子属于村集体的资产,需要村民大会通过”。对此,万江坝头管理区方面同样表示,由于前来下坝坊寻租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他们也需要多方协调。

  投资客与村民的博弈

  此路不通,饶先生打起了私有房子的主意。几经周折,饶先生得知下坝坊村委会旁边的红砖房依然未有人盘下,便赶紧上前打听。

  这幢两层的砖房,自从原住村民搬走后,就一直租给来自湖北的张姓人家。一年前仅需要400元,而且还能使用房前100平方的空地。

  但这些天,租户接到房东的口头通知,希望多补贴点钱,让他们赶紧搬出去。原来,最近房东开始不断带着老板模样的人前来砖房考察,“据说这些人也想开会所之类的,就像旁边那家蔷薇之光似的东西”,租户告诉记者:“这些人出的租价要比我们原来400元高出很多,所以房东当然要赶我们离开。”

  饶先生仍然希望在下坝坊“占个坑”,于是马上通过村委会联系上房东张小姐,直截了当地告诉房东:“你准备把房子租给谁?我按照你准备租给人家的价钱再往上加!”经过几番磋商,这幢两层砖房最终以1500元的租金初步谈妥,租期五年。

  遗憾的是,当晚房东就告诉饶先生:砖房前面大伯家的空地马上要起楼房,所以不能租。实际上,知情人告诉南都记者,下坝坊的租金一日千里,谁也不会放过讨价还价,甚至建楼放租的机会。

  身价十倍 坝头不是梦

  就是这样,下坝坊这么一条久远而曾不入法眼的古村落,在“蔷薇之光”效应下,加上前赴后继的投资客竞价后,成就了身价十倍的神话。

  “这里以前是打算要全部拆迁重建的”,詹村长从办公桌中拿出了泛黄厚厚的一叠规划图纸。南都记者从这叠东莞市主导的规划图中,看到原来下坝坊的变身计划:街心广场、篮球场、休闲公园……当然还少不了一幢幢连绵不断的商品房。

  “我们不会拆同意迁,拆迁有什么好啊?我和村民们都不会让他们把村子给拆掉的。”詹村长坦言。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有土地,才有希望。

  不愿具名的下坝坊詹姓村民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后,村民靠着厂租和创业摆脱了贫困,尽管大家已经不想再住在老房子里,但是村里和村民都意识到土地的增值空间,“表面上看起来拆掉重新建是很好看,但是实际上再建起来之后,这里已经不再属于我们自己的地方了”,这位村民表达了对所谓单一“三旧改造”和“拆迁重建”的极不认同。

  如今,眼见下坝坊的老宅子“倚老卖老”,价钱水涨船高,村民们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同意拆迁重建的方案。

  官方智慧棒姗姗来迟

  面对下坝坊的租金节节走高,张小染显得意料之中。她认为,自己落脚此地,通过创意使这条破落的村子重新焕发生机,将来更有可为。“据我所知,和蔷薇之光同一列的老房子基本都有主了,有做茶馆的,有做私房菜的,也有做古琴的,以后这里多样化起来后,无论对蔷薇之光还是对整个下坝坊乃至坝头村,都是好事”,张小染不但希望这里能够多样化,而且能够成片发展。

  这样的好事,与民间相比,官方总是显得“后知后觉”。

  去年12月的一个周五,万江区文化服务中心的领导们找上门来,古朴的村落、“蔷薇之光”别致的空间和特别的生存模式让他们表示“很不错”。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黄贵平称,他们也是通过口口相传得知下坝坊有这么一个特别的地方。同时,万江方面已着手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申请相关的扶持资金,希望在下坝村打造艺术创作基地,统一开发成创意艺术产业集群。

  但是,“张小染们”对官方的“诱惑”并不是特别感冒,“之前也有这个办那个办的找过我们,说想把我们纳入什么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帮他们做成绩汇报”。

  不过,他们仍旧期待官方能够慷慨投入,将资金投入周边基础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比如说那条蚊子满天飞的臭运河,又比如那乱糟糟的周边环境。

  三旧改造经验姓“民”

  有一些说法,对于下坝坊而言,算得上好消息。比如,记者日前从万江区国土分局和“三旧改造办公室”了解到,坝头村下坝坊或不会拆迁重建。

  对于下坝坊的另类“改造”模式是否能够为万江区的“三旧改造”提供现成的有益经验时,主管万江三旧改造的国土部门领导显得毫无兴趣,他们直言万江三旧改造工作“没有亮点”。

  实际上,万江区的“三旧改造”并非乏善可陈,只是这些改造经验姓“民”,不姓“官”。

  并非所有人都对“下坝坊”的实验经验无动于衷。日前,记者采访万江区镇委委员张汝春时获悉,万江决策层已经获悉坝头村的一些情况,“坝头村那边的古村落保存得比较好,而且特色也很明显,比如说一些宋朝明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和建筑风格等,所以万江区政府也有计划要统一规划开发”,同时,“经营开发我们将考虑他们的方向”,张汝春虽然拒绝透露更多,但他还是明确表示,在万江“三旧”改造的过程中,下坝坊不会遭遇拆迁重建。

  那些在下坝坊老宅子的村民们,如今算计把房子租个好价钱,不但能够收获高租金,而且还能够把这条破落的老村子打扮得漂漂亮亮。

  直至现在,仍不断地有人在问:“万江坝头村下坝坊在哪里?”一个声音指引你:“就在坝头桥的桥头处,就在东莞运河的河岸边,就在那条最后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莞城区振华老街不远远处……”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洋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阅读过本文的网友还阅读过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