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虎门镇宜家花园电梯内上演惊魂一幕——住户林先生和王先生下楼时,突然被卡在正在维修的电梯内,当两人合力打开电梯门出来时,电梯突然启动,王先生被挤压身亡。
据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东莞分院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在用电梯4.1万台,其中新装电梯11000台,淘汰1000台。2009年1月至5月,累计新增电梯约2000台。2008年,共发生电梯事故36起,严重事故27起,死亡29人,重伤6人,轻伤10人。
电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看到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许多市民开始留心自己每天乘坐的电梯安全。也许您之前并没有注意到,安全的电梯内壁贴着的一张巴掌大小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实际上,这就是质监部门要求必须公示的电梯的“健康证明”,上面明确标明了电梯安全运行期限,它是否超期服役等。平时乘坐电梯时,您也不妨留心看看,您乘坐的电梯是否已超过了年检期限。如果您身边的电梯有“咬人”、“抽筋”等现象,那就得赶紧向本报热线22112008反映。 否则,如果等事故发生后再后悔那就晚了。
1 随机探访:明知电梯到期未检 保安偏说没问题
一部正在使用的电梯一般都应张贴有国家质检总局监制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以表明电梯是在安全的情况下运行,其上标注有设备编号、注册机构、检验单位、有效期限等内容。那么,东莞电梯安全情况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了鸿福路、东城路、旗峰路等大量写字楼、超市、企事业单位和医院等地,发现大多数电梯运行正常,也贴有规范的“乘客须知”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但有少部分电梯确实暗藏“杀机”,有的没有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的则检验日期显示过期。
现象一:安全检验合格证缺失
在南城七宝一居小区C栋,刚刚购物回来的陈阿姨推开楼门,很自然地走进电梯,摁亮了自己家的楼层按钮,她根本没有留意到这个电梯内没有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当记者问她电梯内没有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乘坐时会不会感到不放心时,陈阿姨愣了一下,“《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是什么东西?好像之前从来都没有留意过。”
现象二:维修保养不及时
昨天,记者来到东城大道都市e站商务写字楼。走进电梯,可以看到在显眼处张贴有黄绿相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上面虽明确标明了电梯的设备代码、维保单位、检验单位、维保电话、下次检验日期等7个项目,但仔细一些就可以发现,最后面一栏中,下次检验日期竟然为“2009年4月19日”,而昨天已经2009年5月21日。
大楼门口有一位执勤保安,当记者告诉他电梯的检验日期已过期时,他面露惊诧的表情。“啊?不可能吧!我怎么没有留意到。”随后,他跟随记者走进了电梯,当看到检验日期确实已过期时,他忙解释道:“这个电梯是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前几天,工作人员才刚刚检修过,而且这里整天都有保安值班,如果出现了什么状况,马上就会有人来解决。”
现象三:孩子在扶梯上戏耍没人管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东城家乐福超市,一进超市门口,就见到两个六七岁的小朋友正在靠左边的一部自动扶梯上嬉戏玩耍。“来,我们比比看,看谁跑得快。”其中一个孩子提议。“好啊。”随后,两个小孩一前一后,便在人群中左躲右闪,穿梭着跑了起来。有几位逛超市的市民看了摇着头低声说着“这些小孩子,太调皮了。”直到记者上前进行制止后,两个小朋友才不情愿地停了下来。
现象四:呼叫铃响了半天没人理
调查中记者发现,电梯中的紧急呼叫铃的状况同样令人担忧。记者按过多家高楼电梯内的紧急呼叫铃,铃声按下,不是无人问津,就是工作人员处理不及时。更有甚者,紧急呼叫铃居然“哑”了,任凭怎么按都发不出声响。只有少数电梯,铃声一响,即刻传来问候声。
10个工作日内须给出检验报告
电梯检测要什么程序?何若泉给了答案。首先,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然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接到报检要求的10个工作内,派检验员到现场检验。完成相应检验工作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 对于检验合格的电梯发给检验合格证;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然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应当将检验报告送负责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目前电梯管理问题多多
何若泉说,目前,电梯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单位使用国家强制淘汰的产品,如“简易电梯”,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容易造成坠落事故;有的单位使用未办理注册登记、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部分电梯使用单位未按要求配备持有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特种设备正确的安全管理知识。
2 市民心态:有人说被困时吓坏了 有人说不会那么倒霉
昨天,记者在南城鸿福路口、东城世博广场以及旗峰路等多个路段,采访了多位市民。中午12点,张先生刚刚从鸿福路口附近一家公司乘电梯下楼,他说他在12楼上班,如果没有电梯,他简直不能想象每天爬那么高的楼梯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记者问如果你被困在电梯里怎么办?“正好被困电梯?不会这么倒霉吧。”张先生说,他从来就没有怀疑过电梯会出现问题。
在采访中,与张先生有相同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不过,也有少数市民听说过或亲身体会过“电梯惊魂”事件,赵小姐就亲身经历过一回,她说当时“简直吓坏了”。
“去年,我在东城一家写字楼上班,中午午餐时间,我乘坐电梯下楼吃饭,可没想到电梯刚刚启动没几秒钟,灯突然就灭了,然后我感觉电梯也不动了。”当时的赵小姐十分恐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赶紧拨通了同事的电话,“还是同事帮我联系了保安,大概20分钟后,我才从电梯里出来。”
“幸亏电梯没有从上空急速坠落,如果遇到那样的状况,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想起当时的情景,赵小姐还心有余悸。
记者又随机问郭女士,她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她看到过在电梯中遇到突发事件的报道。“我前两天在报纸上还看到有人乘坐电梯发生事故了呢,平时都没太注意电梯安全,看来今后还是要小心一些。”虽说今后要当心,但郭女士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具备哪些条件的电梯才是安全的呢?与郭女士有同样疑问的市民不在少数。
3 业内人士:物业管理混乱是主因
一般情况下,电梯的生产与销售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审批手续。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电梯依然出现意想不到的故障?对此疑问,某小区的物管工作人员认为:“按照现在的通常做法,电梯维保费用出在物业管理费中。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一些新建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费不能适时提高,这给物业管理的资金运作能力带来了影响。”
国内一家知名品牌电梯华南区的负责人则表示,原因并不是物业公司所说的那样简单。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小区物业为了节省资金,会在与维保单位签订合同时,故意将维保周期延长至一两个月甚至更长,一些品牌影响力较弱的维保单位为了眼前利益,可能会与物业达成默契。
这名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国内较成规模的电梯安装公司大概只有20多家,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存在一些联营性质的单位,他们生产的设备多为组装品,这样也会使电梯的性能打折扣。业内人士还表示,物业管理混乱也会直接影响到电梯安全。
4 专家:至少每隔15天对电梯保养一次
就目前东莞电梯的使用情况,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东莞分院副院长何若泉。他说,电梯类型一般分为客梯和货梯两类。东莞市现有客梯约1.5万台,主要分布场所为住宅、商品房、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出租屋;货梯约2.3万台,主要分布在工厂,包括企业、管理区、出租厂房等;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0.28万台,主要分布在商场(超市)、大型酒店等。
检验合格证应贴醒目位置
一般来说,出现问题较多的是一些工厂使用的简易电梯,以及商场或超市等人流密集地方的自动扶梯。“一些工厂非法使用简易电梯,多出现的事故原因是非平层开门导致人跌入地坑或井道,或者开门运行发生剪切。”何若泉说,“另外,在自动扶梯上,小孩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在运行的电梯上面追逐打闹,或者把手伸进夹缝,都容易发生事故。”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电梯使用应严格遵守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何若泉说,经过检验合格的电梯会发给检验合格证,并张贴在电梯醒目位置上,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能继续使用,并且应当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小提醒:被困电梯自救方法 遇到电梯故障可以这样做。
一、如果突然被困电梯,千万不要慌张,正确自救方式如下:
1.通过电梯标盘上的警铃报警及对讲装置或其他通讯方式与外界联系(打110报警,打手机电话呼救,按轿厢内的急救呼叫按钮)
2.千万不要尝试强行推开电梯内门,即使能打开,也未必够得着外门,想要打开外门安全脱身当然更不行。电梯外壁的油垢还可能使人滑倒。
3.电梯顶部均设有安全窗,该安全窗仅供电梯维修人员使用,扒撬电梯轿厢上的安全窗,从这里爬出电梯会更加危险。
4.电梯天花板若有紧急出口,也不要爬出去。出口板一旦打开,安全开关就使电梯煞住不动。但如果出口板意外关上,电梯就可能突然开动令人失去平衡,在漆黑的电梯槽里,可能被电梯的缆索绊倒,或因踩到油垢而滑倒,从电梯顶上掉下去。
5.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用鞋拍门,发信号求救。如无人回应,需镇静等待,观察动静,保持体力,等待营救,不要不停呼喊。
二、电梯下坠时保护自己的最佳动作
1.(无论有几层楼) 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2.如果电梯里有手把,一只手紧握手把。
3.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
4.膝盖呈弯曲姿势。
说明:因为电梯下坠时,你会知道它会何时着地,且坠落时很可能会全身骨折而死。因为韧带是唯一人体富含弹性的组织,所以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来承受压力来得大。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