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次起草,东莞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三次讨论,三次修改,历时一年多,《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终于在2009年中小学生秋季入学之前正式出台。东莞市因此成为了广东省第一个出台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办法的地级市。
东莞市教育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王任槐昨日说,《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后,将结束公办学校接收新莞人子女无章可循的局面,新莞人子女能不能读公办学校,将按照《办法》的标准和操作细则来办。以往各镇街实行的“土”政策也自动失效。
新莞人享公办学位有了新规
读公办学校,师资好,管理规范,不分户籍全部免费。什么样的新莞人子女可以读公办学校,以往,全市没有统一标准,各镇的政策有差异,造成一部分长期在东莞居住、对东莞发展有贡献的新莞人子女没能入读。相反,一些达不到要求的人,却凭借关系占用公办学校的学位。
目前,东莞市在校户籍中小学生有26万多人。新莞人中小学生约43.65万人,占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12.49万个。“从今年9月份起,公办学校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招收新莞人子女都要按照新规定,其他年级原则上不允许接收新插班的新莞人子女。”王任槐说,《办法》的出台,最大意义不是它将提供多少公办学位给新莞人,而是它建立起了一个新莞人“竞争”公办学位相对公平的“游戏规则”。
民校招生首定“门槛”
东莞市教育局长杨晓棠说,去年,对就读民办学校的新莞人子女进行普查,发现很多孩子的父母不在东莞,他(她)是随舅舅、叔叔等亲戚过来读书的。杨晓棠说:“不能把东莞作为教育的洼地。”
同时,部分民办学校片面追求利润,不设条件,招生来者不拒,造成新莞人子女入学无序增长。“必须给民校招生设一个标准,改变这种无序增长的局面。”王任槐说。
因此,东莞市教育局第一次向民办学校招生伸出“干预之手”,定出招生门槛。根据《办法》,入读民办学校的条件是:年满6至15周岁,有学习能力,他们的父母在东莞市有暂住证明、合法固定住所、合法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的新莞人子女。
作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王任槐对这个新规的看法是,门槛低,条件也宽松。如果民办学校不按照这个新规招生,教育部门将在年审、评先评优以及审批三星级学校、四星级学校等方面作出相应扣罚。
读公校需符合三个条件
根据《办法》,新莞人子女申请入读公办学校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满足入读民办学校的条件;二是父母在东莞市参加三年或以上的社会保险,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三、品行评定合格。
如果申请人在小学阶段品行综合评定中被评为不合格,或者在小学阶段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新莞人子女,不能申请入读公办学校。
其中,“超生”和小学品行评定“不合格”是一票否决制。市教育局杨晓棠说,如果父母是农村户口,按照规定可以生育2胎,却生育了三个孩子。那么这三个孩子都失去在东莞申请入读公办学校的资格。品行评定是为了引导小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优惠政策和积分制可选
新莞人子女读公办学校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享受优惠政策,一种是通过“积分制”。
父母享优惠政策,子女可读公校
王任槐说,属于享受市政府优惠政策的人员,他们的孩子可由所在镇街宣教办直接安排入读公办学校。
享受市政府优惠政策的人员有:1、持有有效期3年及以上的《广东省居住证》并在东莞工作及居住的新莞人适龄子女。2、持有《东莞市特聘人才工作证》,并在东莞市工作及居住的新莞人适龄子女;3、东莞市优抚对象的适龄子女;4、有突出贡献的新莞人适龄子女。
父母积分高,助子女读公校
新莞人子女具备三个读公校条件后,可以通过积分制方式,入读爸爸或者妈妈一方工作的镇街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申请人父母的学历、职称、在莞服务年限、居住条件、参加社会保险、纳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指标,都是计算积分的依据。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时间长短,也成了计算积分的一个指标。
根据《东莞市新莞人子女申请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积分方案(试行)》,积分总分200分。一共有九项,另外还有加分和扣分政策。
积分办法、(除第九项为申请人积分外,其余积分项目均为申请人父母积分)
一 文化程度30分
1,研究生(硕士)或以上学历的,每人20分,总分不超过30分。
2,本科学历的,每人15分,
3,大专学历的,每人10分,
4,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每人5分
二 技术职称及国家职业资格30分
1,高级职称或职业资格三级以上(含三级)每人15分。
2,具有中级职称或职业资格四级,每人10分。
3,具有初级职称或职业资格五级,每人5分。
三 在东莞服务年限30分
3年=6分 ,4年=8分,5年=10分,6年=12分,按照服务年限每增加一年,增加2分的方法递增。满15年或者以上,就是30分。
四 参加社保30分
3年=6分,4年=8分,5年=10分,6年=12分,按照购买社保每增加一年,增加2分的方法递增。满15年或者以上,就是30分。
五 居住条件20分
在东莞购房或者自建房并居住的就有20分。
六 计划生育10分
七 投资兴办工商企业累计纳税或者个人缴纳所得税,可累计积分,总分不超过30分
八 参加志愿者服务10分
相应服务100小时1分,200小时2分,300小时3分,400小时4分,500小时或者以上5分。父母双方参加志愿者服务可以进行累计积分。相关证明由镇街团委出具服务小时数量得证明材料。
九 新莞人子女本人之前在东莞读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可相应得分,得分不超过10分
加分政策:父母在莞期间获得市级或者以上表彰的,加15分;在莞期间获得镇街表彰加10分;累计不超过30分。
扣分政策:受过劳动教养或者其他刑事处理的,扣每人每次20分。累计扣分不超过30分。
新莞人申请入读公办学校程序
政策答疑:如何避免有人暗箱操作?
记者:新莞人家长肯定很关心,在满足本地户籍学生读书后,今年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还能剩下多少学位供给新莞人的孩子?
王任槐:目前这个数据等各个镇街报上来。这个数据跟去年相比,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一年内公办中小学校没有扩建或者撤并的改动。
记者:根据《办法》,各个镇街满足各个镇街新莞人读书的需要。但是由于镇街之间的新莞人数量和公办学位数量不一样,相邻镇街之间能否根据情况调动?
王任槐:各个镇街之间积分没有可比性。比如,塘厦有300个公办学位提供,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新莞人子女1500人;可能积分150分可以入读;凤岗有500个公办学位,辖区内符合条件新莞人子女1000人,那么可能父母积分100分就可以读了。也可能存在个别镇街公办学位满足户籍学生后,没有剩余情况。不允许新莞人跨镇街申请入读公校。
记者:公布剩余公办学位数和计算积分,都是各个镇街自己操办,有没有什么监督机构,可以避免有关人员暗箱操作?或者原本有10个学位,虚报8个的情况?
王任槐:全市将成立由市教育局局长王晓棠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个镇街成立由分管副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普查公办学位”、“计算积分”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假如有关工作人员作出违反纪律的事情,我们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要求各镇街公布举报热线电话,接受市民监督。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