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地点:富怡花园
买房时间:1999年
户型:110平方米的三房两厅
花费:5万余首付
月供:5840元
花园新村是陈骏良的第一套商品房,但不是他的第一套房。1992年的时候,通过单位集资的形式,他花了2万块住进了一套100平米没有产权的房子内。“那时东莞城区还没有什么商品房,能买到集资房已经很不错”,但住了6年后,没有产权的集资房需要拆除,他必须买一套商品房来住。
首付没花家里一分钱
“2000年以前,花园新村是东莞的最中心地段,跟我同龄的人,买房都会首选那里的。”但现在已身为东莞房协秘书长的陈骏良,在购买第一套商品房的时候,也遭遇过资金不足的尴尬。
“那时基本都是楼梯房,8层楼高,8楼最便宜,才1600元/平方米,但担心八楼太晒,又怕下雨漏水渗水,最后就决定买了7楼。带电梯的房子也有,花园新村的明怡苑和经贸中心都是带电梯的,但要比楼梯房至少贵500元/平方米,我也想住带电梯的,但哪有那么多钱,2500元的单价,11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要28万左右,对我还是有些压力的。”在权衡过自己的承受力之后,他买了花园新村的富怡花园,爬了8年的楼梯。
当时陈骏良的月收入在3000-4000元,因积蓄不多,只付给了开发商三成首付5万多元。“当时刚开始实施银行按揭,但我是跟开发商贷的,因为利息低。”陈骏良说,“我跟开发商贷了14万,分两年还清,每月月供5840元,那两年压力很大。”陈骏良在买第一套商品房的时候,与当下年轻人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家里没有出一分钱,都是自己的钱。”
选择空间小是那时的难题
当时不到2000元/平米的房价,跟现在比起来是便宜很多,但那时候买房没什么可以选的,这在陈骏良看来是当时的难题。“2000元/平米的花园新村,对今天来说就相当于西平那些买到八九千元一平米的房子,但现在只是在西平就能找到景湖荣郡、天利中央花园、中熙弥珍道、国际公馆等多个楼盘,可10年前买房,全东莞加起来也就这么多楼盘,且都聚集在莞城区,选择面非常窄。”
2008年左右,他卖掉了这套房子。“卖的总价还是20万,还带着非毛坯,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这房子是一分钱没涨过,还亏了非毛坯的钱。”即便没赚到什么钱,陈骏良也没觉得卖房时机不对,“那时候设计的房子,舒适度远远没有现在的好,园林什么的就更没有,只是单体楼的设计,当时买房还要买车位,不过是摩托车位,小小的一间房,最多能塞两辆摩托车,连车位都没规划。”谈到房子没有升值,他认为更多是房子自身的设计缺陷导致的。
那个时候,在他看来不仅购房者没有投资意识,连开发商也没有房屋升值的意识,“如果像今天这样,开发商能够建点园林,做点配套什么的,那套房子也不至于一分钱都没有赚。”除了户型设计的缺陷外,陈骏良觉得在那个时代社会投资意识尚未被启蒙,是导致这些老住宅区价值没被提升的深层次原因。
换算公式如今5万元=半个车位
10年前,买套三居室的首付,今天只能买半个车位。现在东莞停车稍微紧张点的小区买个车位都要12万左右,车位也体现了楼价上涨的情况。如果用狠一点的对比来换算,现在不少豪宅都安上了两三万的马桶,可以冲洗PP,自动翻盖、自动冲洗,是高科技的化身,6万元可以买两三个这样的马桶。10年前是一笔首付,10年后是半个车位或两三个马桶,反差大到有点哀伤。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