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环学院”)副教授文建国,举报上司化环学院院长范洪波学术造假,并称造假是为了骗取百万科研经费。5月14日,理工学院召开学术委员会,最终以12票否定,3票弃权,认定范洪波学术造假不成立。时隔1个多月,东莞理工学院学术造假事件再起波澜。
“我被调离化环学院,待岗。”举报人文建国对本报记者说,这是学校在6月3日做出的决定。现在,他每天还要去学校签到,还可进实验室做实验,“因为我还带着研究生,一旦他们毕业,可能我连实验室都没有了”。
文建国昨日致电记者说,他的一篇题为《为什么举报学术造假这么难》的博文已贴到网上,校方认定学术造假不成立后,他已向省市相关部门上诉。
举报者:“我违反了学校的哪条规定”
当了20多年的老师,突然离开讲台,文建国显得并不服气。他在博客中反问:“我违反了学校的哪条规定?我超额完成了与学院签订的《岗位职责合同》中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每年教学工作都是超额完成,学生历来对我的教学评价是优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多次被SCI和EI收录。我用我的专业知识回报党和祖国培育之恩。怎么能以组织的名义,剥夺我正常工作的权利?”
文建国在博客中说,他举报范洪波学术造假的事实铁证如山,学校动辄以“学校最高学术权威机构已做出决定”,不再听他任何申诉,他只能向全社会请教:科学上的是与非、真与伪能用投票表决方式裁定吗?
“这样做法律上站得住脚吗”
文建国在博客中声明,“不接受学术委员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论’”。文建国认为,5月14日召开的学术委员会会议中,学院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是失实的。会议上,学术委员会既不邀请举报人和被举报人进行当面陈述或辩论,也不对每项举报事实逐一进行论证,最终通过投票的方式来评判是否学术造假,是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的。他认为,科学上的是与非,应当用科学事实来求证。
“学校至今除了公布投票结果外,没有公示对我所举报事实进行调查的事实认定书或裁决书,只公开投票结果,不出示事实认定书和裁决书,这样的做法在法律层面上站得住脚吗?”文建国在博客中反问。
“学校是在袒护学术造假者”
“学术委员会会议是学校有意安排的新闻发布会”,博客中如是说。文建国称,调查组负责人与范洪波平时交往甚密,存在庇护当事人的嫌疑,调查期间,负责人从未约谈过他,只偏听被举报人一面之词。
博文称,5月27日,学校召集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和中层干部会议,领导让文建国和范洪波各讲10分钟,但同时也安排学术委员会一名代表用30分钟为被举报人辩解,这相当于被举报一方有两人发言,时间共40分钟,而举报一方仅他一人,时间只有10分钟。在双方的辩解中,“范洪波当场宣布要我离开化环学院”。
6月3日,校人事处处长向文建国传达学校办公会议决定,宣布将他调离化环学院。“这是学校对学术造假者的袒护和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文建国在文章中写道。
范洪波:用“疯狗”形容举报人行为
“我不发表意见。”昨日下午,范洪波没有直接回答他是否已经看过文建国的博客。范洪波对本报记者说,很多事学校都还在调查中,具体可以向学校了解情况。针对文建国的行为,他用“疯狗”一词来形容。
“我不能多说。”记者与他的通话约1分钟,范洪波以这句话结束了采访。
理工学院:“重新安排工作是正常的”
“博客我们不管,那是他个人的权利。”东莞理工学院宣传部门负责人李培经说,他还没看到过文建国博客里的文章。记者表示,可以给他念一下,但他说正在忙,“回头我会去看一看”。
“学校对他重新安排工作和岗位也是正常的,新工作现在还没安排好。”李培经说,认定范洪波学术造假不成立后,学校召开了校长办公会议,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才给文建国重新安排工作,因此不存在打击报复的问题。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