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家长:为女儿捐了930元 为儿子只捐了50元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溪头小学校务办,一位工作人员刚好正在统计前一天晚上家长签了名的“捐款名单”。记者在其中几张表格上看到,其中每个家长所捐的款项都是930元,而且几乎每个家长都在上面签了名。
随后,记者在溪头小学的借读生中采访获悉,虽然同属一个镇,但学校对这笔款项的收费所采取的方式各有不同,就连同校的不同年级,收费方式也不相同。
该校一位学生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该校读六年级,女儿则在该校读三年级。女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在6月30日晚上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填好表格。刘先生说:“虽说是自愿,可老师说如果不捐,下学期不一定有书读,这样谁还敢不签?”
同一天晚上,儿子的班主任老师也要求刘先生签名,以便将借读费转为捐款。刘先生拒绝了:“我儿子下学期不在这里读书了,还要什么学位?”最后,班主任只好跟刘先生说学校经费有困难,要求他“随便意思一下”,当晚刘先生只为儿子签名捐了50元。
采访中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该镇的宝塘小学也于近日“希望”学生家长将借读费转为捐款,而且还有多家学校也这么做了。
记者随后从厚街镇宣教办了解到,目前厚街镇共有1.8万名新莞人子女就读,其中有7500名新莞人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初中和小学,这些新莞人子女上学期已缴的借读费共有500多万元。
部门回应
镇宣教办:不捐款不影响其子女入学
在厚街镇宣教办,该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上级文件,这笔借读费是应该退的,宣教办也在这么做,但由于厚街镇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加上目前是二级(市、镇)办学,没有了村一级的财务支撑,镇里的办学经费确实是负担加重了。为此,厚街镇通过学校向学生家长发出呼吁,希望家长能把学校已收取的这笔借读费捐出,以弥补目前办学经费的不足,大家共渡难关。
“现在每个小学生每年的培养成本是5500元。”该工作人员强调,“呼吁家长捐款是自愿的,家长即使不捐款,也不会影响其子女入学。”该工作人员称,因为这笔钱是通过慈善会先收起的,等全部收到这笔捐款后,将在7月10日前将捐款的票据交给家长。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