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国内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售楼员“出卖”232户业主信息 获利800元判拘役

来源:  扬子晚报 东莞房掌柜  2013-10-15 08:36:49
[摘要]苏州吴江一名楼盘销售人员私下将小区232户业主的个人信息,悉数卖给非毛坯、洁具、吊顶、橱柜等多家公司。一个楼盘销售员的中饱私囊,换来的代价是:业主饱受各种销售电话骚扰,有苦难言

  而在个人信息被非法出售之后,其后果已不是第一手信息出售者所能控制。这些个人信息可能被层层转卖,甚至落到不法分子手中,为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甚至绑架等更加严重的恶性犯罪所利用,严重威胁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调查,在大多数市民的意识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只是普通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八成以上的受访者并不清楚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100%市民

  接过推销电话,从没想过报警

  记者在吴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大厅随机采访了数位前来办理手续的市民。100%的市民表示收到过推销短信或接到过推销电话。

  市民岑女士向记者讲述,她曾因一日接到数个推销电话,而对电话那头的电销人员大发雷霆,质问对方从何处得到她的联系方式。这个疑问当然得不到明确的回答。岑女士说,银行办理业务、商场办理会员卡、电商填写送货资料、网购提供地址与电话,生活中免不了需要“自曝”个人信息,自己的信息究竟在哪个环节被泄露,说实话自己也推测不出来。对于被频繁骚扰的遭遇,岑女士从未想过报警处理。

  法官说法

  受害者不追究出售者无刑责

  据承办法官介绍,今年4月,公安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除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包括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商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中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而公民个人信息则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

  “司法实践中,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而选择报警的市民寥寥无几,但是受害者不追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放任出售者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承办法官认为,面对目前多发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各级司法机关应依法加大打击力度,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一旦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务必追究其刑事责任。

分享到:
责任编辑:彭佳嫣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