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高铁站开通半年多,目前,一天有64趟列车经过,日均客流超10000人次,已远超当初3000人次的设计客流量,临时站前广场停车难,旅客候车也很不便。
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还有待开发,再加上12月1日厦深铁路试运行,高铁站客流势必增加,这将会带来新一轮考验。
不过,在虎门规划部门及高铁站相关工作人员看来,这些问题未来都将得到解决。
上周四,镇长曲洪淇陪同北大青鸟集团许振东董事长考察高铁站地块时,透露出了高铁站及周边未来的模样。
在《虎门白沙枢纽站站点地区规划及建设汇报》中,新建的站前广场启用后,临时站前广场继续保留,站北路拓宽后将连接莞太路和博览大道,从厚街、长安及主城区到虎门乘高铁,将更加方便。
高铁站周边将建成一个集商务、采购、高尚住宅、写字楼经济于一体,建筑面积为10平方公里的交通枢纽商城。
目前,市、镇政府相关部门正联合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化站点核心区详细规划。
站前广场 临时广场未来将成高铁站停车场
虎门高铁站目前的临时站前广场里,设有出租车和公交车上落客车站,社会车辆停车场,其中公交上落客站共设15个候车位、15个公交续车位,社会车辆停车场有196个停车位。
12月2日,虎门高铁站前管理办公室(简称站前办,临时协调管理机构)程股长说,虎门高铁站一天共有64趟车次列车经过。当初设计日均客流量为3000人次,现在日均达到了10000多人次,高铁站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行。
特别今年中秋节期间,平均每天的人流量超过了18000人次。所以,虎门高铁站的现行设施很难满足日益增加的人流量。
再加上12月1日起,厦深铁路开始全线试运行。这势必会增加虎门站的人流量,届时虎门站的现行配套设施将受到更加大的考验。
程股长说,高铁站超负荷运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停车位不够用。
正在停车的车主阿玲说,她前几天到高铁站接人,花了七八分钟,绕了两三圈才在高铁站旁边的空地找到一个停车位。
程股长说,临时站前广场停车位不够用,把旁边的一个空地用来停车,新增了200个车位,也基本上都停满了。
停车位不够,旅客休息区够么?
“未来高铁站将会集高铁、地铁、轻轨于一体,人会更多。”程股长说,他们已计划增加设施让旅客休息。
根据规划,未来站前广场位于高铁站的正南方,面积约为20281.54平方米,完全能满足日均1万以上的人流量。
现在的临时站前广场将变为后门,只做社会车辆停车,现用的公交停车场则前移,紧紧围绕着正式的站前广场。
记者从规划图中看到,在站前广场旁边,基本都是商业用地,虽然建设什么商业机构还不得而知,但规划意图明显,大家都不想错过虎门站带来的商业机会。
规划现实,高铁站带动周边发展分为核心区、辐射区和影响区,半径分别为500米、1000米和3000米。
500米范围内重点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站场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利用;1000米范围内重点研究车站对地区土地备整与开发的带动作用;3000米范围内重点研究交通衔接与疏散。
周边交通 进出站唯一通道“站北路”拓宽
早在高铁站建设之初,虎门就已着手规划周边路网,其中包括连接高铁站与虎门中心区宽达120米的滨海大道、环岛路、沿江大道。
目前,虎门中心城区路网建设接近尾声,3条道路中有2条与厚街实现对接;虎门北部片区与厚街相接的道路也有多条,包括环莞快速、广深高速等。
滨海大道与厚街博览大道、S256省道(莞太路)、虎门白沙大道与厚街康乐路、虎门长堤路与厚街沿河路等多条主干道路也已相互对接。
将按照双向六车道拓宽的站北路,从高铁站北面穿过,连接莞太路和博览大道,全长约1.7公里。
这些路网,不仅让虎门镇内交通更加方便,还将大大拉近虎门和周边镇街及主城区的距离。
路网规划可概括为“三横六纵”,“三横”指白濠大道、站北路、白沙南路;“六纵”指白沙大道、白沙中心路、S256(莞太路)、白沙东路、环莞快速、滨海大道。
其中,白沙南路是片区南部主要对外联系通道,将新增东、北两个匝道连接环莞快速路,将降低站北路立交压力。
站北路站前段目前已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只是连接博览大道部分仍在修建,但可以通行。站北路西连S256,向东向北将接博览大道和滨海大道,现在是进出虎门高铁站的唯一通道,所以每天的交通压力极大。
规划显示,未来站北路应以承担车站进出功能为主,将来可考虑将站北路与S256交叉口调整为右进右出形式。
因为滨海大道未完全贯通,所以现在想从虎门去往高铁站,只能通过S256。未来滨海大道全线贯通后,滨海大道将成为虎门进出高铁站的主要道路,所以无论车辆从S256或滨海大道来往高铁站,作为串联的站北路都极为重要。
2023-10-20 23:53
2023-10-20 15:28
2023-10-19 15:03
2023-10-19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