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片四街道一镇(南城、莞城、万江、东城、石龙)急盼着解决问题,昨日,43位市领导和镇街领导、部门单位领导提前入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一看人到齐了,宣布城镇片现场会开始。
南城首个亮相,一口气拿出七个项目“说事儿”,其他几个镇街也不落后,三个小时内,五个镇(街)共抛出34个“实在”问题,刘志庚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挨个儿研究,当场拍板将问题解决掉。
南城定位变为“中央商务区”
南城:建议考虑将原先的“中央生活区”发展定位调整为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主的东莞“中央商务区”,最大限度发挥这片土地对市中心区城市亮点建设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价值。原来“中央生活区”的定位是六年前定下的,而在这六年中,南城的发展日新月异,写字楼、商住楼等配套设施已经成型,完全有条件发展“中央商务区”。
答复
市国土局:中央生活区用地属于南城街道2006年第五批次用地,报批面积57.379公顷,已经获得省批复,尚未办理供地手续。
刘志庚:同意南城的意见。
石龙火车站直通市区
石龙:现在都八月底了,还没有对石龙火车站选址进行评估,评估后还要拆迁、搬迁,10月份恐怕不能开工。茶山镇辖区征地还得加快。石龙火车站周边交通接驳有问题。
答复
刘志庚:石龙火车站工程可以帮助纳入省绿色通道。新的火车站建好后,还要拐个弯才能到达市区,能不能直通市区呢?
市规划局(轨道办):已经提出加强石龙新火车站与市区交通联系的方案,近期拟报市政府,正着手进行《石龙火车站迁建站点地区综合交通规划和土地综合开发规划研究》的规划研究。如果方案实施,到时候就有四条通往市中心的道路。
刘志庚:接下来好好研究。
扩建万江大桥或另建新桥
万江:万江华南MALL与东江对岸交通存在诸多不便。万江要实现完全融入大市区,首要解决交通上与市中心区的连接,现万江大桥与曲海大桥交通拥堵,急需在两者之间增加与市中心的连接通道,可考虑建一座大桥,与正在设计的梨川大桥一起形成东莞城市内环路。
答复
市规划局:目前市区到万江通道选择较少,而且比较拥堵,按城市规划有预留过江通道,但涉及拆迁、建设技术等难度较高。可开展项目的工程规划研究论证,待论证成果报市政府在确定项目是否上马,是否纳入市重点工程。
市交通局:支持项目建设。目前万江大桥车流较大,项目建设能较好解决万江大桥交通拥挤问题,建议扩建万江大桥,提升万江大桥通行能力,或者选址新建桥梁。
刘志庚:这个项目很有必要,抓紧时间论证。
垃圾随水收费 全市将统一水价
莞城:由于莞城流动人口多,很多房子是空挂户,征收垃圾费工作难以开展。垃圾处理费从2009年2月1日由原来的22元/吨调整为68元/吨,面对垃圾处理费涨幅巨大的压力,建议协调成立一个专责部门开展垃圾费随水费代收的工作。
答复
市城管局:目前厚街等镇已经委托供水部门随水费代收,《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改革方案》,拟明确随水费征收的具体方式,尚未颁布实施。根据相关文件,建议垃圾处理费由政府实行统筹,清洁保洁费用由村(社区)承担。
市财政局:目前垃圾处理费随水收费方案听证会工作尚未完成。莞城若随水费征收垃圾处理费,操作上难度很大,目前东江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范围不单包括莞城,还包括东城、南城的一部分。
东江自来水公司对水表用户难以区分其所属街道,因此,对于随水费征收的垃圾处理费应归属哪个街道或作如何处理,还需研究。还有一个固体垃圾处理费一起收,在技术上不是难题。
刘志庚:尽快拿出方案。以后慢慢地将全市水价统一起来,同城同价。垃圾费随水收费要尽快出来方案。
正在论证榴花公园增设R2线站点
东城:轨道交通R2线从茶山站出发到银珠街站之间相隔7.2公里,其间没有任何站点,在这一路段东城辖区共8个社区,常住人口约20万人。如果榴花公园附近增设一个站点,可以方便周边群众出行。榴花公园附近现有榴花公园公汽客运站,增设的轻轨站点与现公汽客运站距离不超过500米,可以形成有效的公交接驳系统。而且榴花公园轻轨站位于莞碣路与莞龙路交会处,必将成为石碣、石龙与城区之间的交通枢纽。另外,随着市运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展,这个街道将整合运河沿线土地资源,因而,增设榴花公园站点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答复
市规划局:当时未设站的主要原因是,周边为工厂,人口不够集中,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与相关部门进行论证。
刘志庚:从茶山到这个地方建立站点的距离到底够不够,还是要经过科学的论证。
市给镇的包干工程补偿提高至1000元/m2
东城:运河路堤整治及景观工程总长度约9.5公里,征地拆迁面积约151605平方米,涉及7个社区,根据市《关于东莞市东引运河峡口——石鼓河段整治工程实施方案问题的复函》,房屋和厂房等建筑物的拆迁补偿,统一由市财政按每平方米500元标准拨付,由沿线镇街包干负责,土地由沿线镇街无偿提供,征地补偿款由各镇街自行解决,对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压力很大。建议市适当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答复
国土局:运河路堤整治及景观工程用地由属地镇街无偿提供,征地补偿由各镇街负责;这个工程征地补偿标准,目前市已经出台《东莞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规定》,这个项目征地补偿标准是否参照执行,请市审定。
市规划局:运河路堤及景观工程途经23个镇街。对于每平方米500元标准,各镇街普遍认为标准过低,拆迁工作压力大,建议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刘志庚:这个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上已经讨论通过了,马上就会实施,今后市里给镇里的包干工程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平方米1000元。
市镇各掏一半钱整治莞太路内涝
南城:目前南城新塘贝片区、莞太路宏远立交路段至环城路等区域的内涝问题极为严重。为此,南城在设计工程,概算总造价为5993.43万元。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将其纳入市快速公交(BRT)试验段(创业路枢纽——虎门新车站)工程实施,费用市、街道负担各半。但因BRT工程已取消,导致莞太路(四环路至环城路)内涝整治需要重新设计和审批,未能如期实施。建议市加快审批这个片区内涝整治工程方案。
答复
市城管局:莞太路(四环路至环城路)长期存在严重的内涝问题。建议由南城街道尽快实施路段的内涝整治工程,工程费用按市、街道两级5:5分摊。
市水利局:同意市、镇两级分摊模式。
刘志庚:尽快拿出方案,关系到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不能怠慢。投资就是一半对一半。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
2023-11-03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