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说因房价下跌、延期交楼、房屋质量等问题,从今年9月起,塘厦镇丽骏豪庭的54名业主选择了“集体断供”,要求开发商退房。
其实,“断供”一说对莞地产来说并不陌生。经济萧条、房价大幅下跌,这对早前买房的业主或投资客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有业主要求开发商退房、补差价,但只是个人行为,像丽骏豪庭业主集体“断供”的现象实属首次。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事件是业主对个别开发商的不满,属个别现象,而且断供最大的受害者还是业主,所以还是应该慎重行事。
缘由
房价下跌是断供的主因
经过了去年的上涨后,房价因为“9·27”房贷新政的落地而得到强力控制。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东莞楼市成交总面积为166.76万㎡,同比去年下降49.56%,环比下降49.88%,大部分楼盘跌幅超过20%~30%,住房均价已经回落到5500~5700元/㎡。
面对着目前萎缩的楼市,众多投资客投资的房屋一时无法出手,而又要面临银行的还贷,如果房价继续大幅下跌,投资型客户由于资金链周转不灵或者对市场预期悲观等原因断供,房价的连续下挫也似乎成了“断供”的最佳理由。
张先生去年以7620元/㎡的价格,购买了南城楼盘一套118㎡的房子,付了三成首期后,向银行贷款63万多元,但目前该楼盘的单价已下调至5600元/㎡,如果按照这个单价出售这套房子,售价为66.08万元,“房子还没收楼就已掉价2000元/㎡”,张先生说,现在银行按揭的年利率6.655%,真的还不如把它卖掉重新再买价位低一点的物业。
投资客许女士也表示,目前供楼的压力确实很大,她之前买的房产都是一些成熟的社区,租出去也能养房,但是由于之前投资太多房产,一下子使自己的资金全压在房产上,因此会尽快出售手上的部分物业,但对于断供,除非到了实在没有办法的地步,否则不会将它当作首选。
地产商
个别现象不会引起骨牌效应
对于近期东莞塘厦镇丽骏豪庭出现的断供现象,记者采访的开发商及中介均表示,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断供潮,引起骨牌效应。
合富辉煌研究部经理林毓群认为,东莞本土的消费者,包括投资和自住客出现“断供”几率都是比较小的。他指出,即便目前东莞房价持续下调,其价格也只不过是跌回一年之前的价格,蒸发的只是虚高的泡沫,一年之前购买的房屋,并不存在负资产问题。“就算是在楼市泡沫最高时购房的那一批人,在2007年10月以后,其房屋需要支付4成首付,房价下跌1/3,房屋至少还有一成首付,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断供的几率就会比较小。”
东莞高田地产策划经理叶子震表示,对于这次塘厦出现的“断供”现象,主要是业主对开发商的不满,属个别现象,对东莞楼市并没有影响,不会带来骨牌效应。但同时他也强调说,“断供”现象对消费者来讲,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中高收入者来说,因为“断供”使他们的生活发生质的改变。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更会延伸成金融危机。
市民
最大受害者还是买房者
“‘断供’说到底最大的受害者还是业主,供了那么长时间,花费了那么多钱,断供就相当于之前的付出打了水漂。”郭女士是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对于这次塘厦镇丽骏豪庭出现的“断供”事件,她很为业主打抱不平,同时也表示理解,“毕竟现在经济不景气,赚钱不容易”。
记者咨询了有关律师。业主断供,一般来讲违反了与银行签订的借贷或者按揭合同,构成违约,经银行通知仍不履行的,银行有权依法申请拍卖并优先取得拖欠费用;拍卖款不足以还贷款的部分,债务关系仍然在,银行可以追讨,而且也会在自己的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同时,如果是一手楼的断供,开发商也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通常都是开发商将房屋回购,还清银行款项。
目前市场下,对于银行来说,房地产贷款仍然是优质资产,金融风险不大,拍卖业主的房产后损失很小。而开发商在断供中的责任也是微不足道,中原地产研究部经理车德锐说,“影响最大的还是业主,断供的方式并不可取。”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
2023-10-23 14:18
2023-10-2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