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生谈作文
痛斥数码照片或能迎合阅卷者
不出意料,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还是新材料作文,这已是连续第三年如此。面对新材料作文,考生们心态更加淡定。不少考生表示,今年作文题贴近生活,难度适中。
昨日上午11时35分,距离语文考试结束刚过5分钟,第一名学生出现在了广铁一中通往校门的林荫道上,引起了家长们的惊呼。对于作文“黑白胶片VS数码照片”的命题,张同学说,“我写的是我喜欢老照片,因为它有独特的韵味,数码照片比较容易得到,人们不怎么在乎它的失去。”翁同学则说,“我在作文里痛斥数码照片,它把我们天然的记忆格式化了,这样写的话也许能迎合评卷老师的心意。”同时,不少考生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对这两种照片进行了评述。
广州市44中的陈同学说,他由照片牵引出来一系列往事,是一篇记叙文。他说,“今年作文比较新。我觉得可以从感性理性两个方面写,写法比较多,难度一般。”而省实的朱同学说:“作文题很贴近生活,我觉得难度适中,不用45分钟就写完了。”
专家点评
时代感较强 发挥空间大
杨克(著名诗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全国这么多作文题,我觉得上海和广东的两个题目比较好。从这个题目来说,时代感比较强,有“当下性”,它体现了在技术时代,对某种人文精神的回归,表达了当下人类面临的困境或者是对生活的感悟,时代精神很强烈。
另外,题目的“张力”比较大,考生可以写的角度很多。考生不光可以写当下,也可以回顾以往的时代美好。考生可以写在快速变化时代,对于某种片段的珍惜;也可以写对过去时代的想象和怀念来反观现代。
这种题目,写作空间比较大,不是照本宣科,可以更好地考察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现这样的题目,可见广东的命题还是走在全国前面,更接近素质教育。
富有辩证意味 内涵丰富
陈少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作文材料隐含了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两段材料对比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每则材料本身就富有辩证意味。材料只陈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呈现了意义的容涵性、开放性,给予考生较大的写作空间。
考生在审题时,既可以对两段材料表达看法,结合照相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联想;也可以在相似的科技与人的关系背景下,以一段材料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还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反映科技与人关系的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少数偏远农村考生或吃亏
卢福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语文教师)
今年作文题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思辨性,这是题目的最大特点,重点考察考生的思维和对生活的思考;第二个特点就是现实性,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和生活。
这题目有一定难度,能考出考生的作文能力。思辨能力较差的考生会比较吃亏。
对于这个题目,考生可能联系到传统与现代这表层意义,也可以联系到物质与精神这深层意义,无论是数码还是胶卷,都只是载体与外在形式。考生也可从深层次去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的生活带来较大变化,外在生活改变了,人的精神境界如何呢?
这道考题对少数偏远农村考生可能不太有利,“有些此类考生可能没接触过黑白胶片,或者没接触过数码相机,不过这是比较少的。”卢福东说。
文体选择比去年前年丰富
邹寿元(华师附中正高级语文教师、特级语文教师)
今年作文命题方式跟去年、前年保持了延续性,都是新材料作文,这在考生的意料之中,“符合广东考纲要求,广东许多地区高中之前已进行了新材料作文训练。”
作文材料前半部分说的是过去的生活与人们的态度,后半部分则说现在生活以及人们的态度。这两部分材料形成对比,富有启发性。考生可选择材料第一段的角度去写,也可以选择第二段的角度去写,也可以综合两段角度去写。在选材构思方面,考生写珍惜什么,不珍惜什么,为什么珍惜和为什么不珍惜,这与时代有何联系,对社会生活有何思考。写作能力强的考生可在这方面大展身手,文采飞扬、思想深刻的考生可获高分。
考生既可从材料的表层角度去写,也可从引申义的角度去写,可写议论文、记叙文、散文。今年高考作文的文体选择比去年丰富,考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前两年高考的新材料作文更适合写议论文。
2023-11-04 17:13
2023-11-04 17:01
2023-11-04 16:10
2023-11-0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