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东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叶檀: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大规模转型

来源:  观点地产网 东莞房掌柜  2014-06-20 10:07:20
[摘要]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大规模转型,转型成功者胜,失败者离开市

  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大规模转型,转型成功者胜,失败者离开市场。此次转型与以往不同,以往是现金流管理与市值管理,现在则是内在基因的根本改变。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最近表示,房地产在未来6到8年内逆转,即使地方政府极力保持土地价格平稳,以偿还高额负债,但未来3到5年土地价格仍然会到达平衡点后开始逆转。梁信军考虑清楚,做蜂巢城市,跟传统的地产开发模式拉开距离。

  所谓蜂巢城市,第一个差别就在于项目为城市提供的功能,不是简单的居住功能办公功能,而是要有城市的核心功能。但是,城市核心功能的定义仍然是模糊的,复星在养老地产、医疗领域方面的大手笔投资为核心功能点题。梁信军直接了当地说,“我觉得6到8年内,大健康就会成为中国第一大行业”,“如果你过去一直碰房地产,为何不去碰碰大健康,从培训教育、研发、医药制造、医药批发到零售,医院下游到养老,再到医疗,整个健康大的产业支付,保险,支付渠道等等整个环节我觉得非常大的体量,很多人是可以做的”。

  单纯让人居住、让人购物的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显现颓势,住宅的刚性需求与改善型需求隐现玻璃天花板,需要安全感的人大批移民,对制度的刚性需求超过了中国城市住宅的吸引力;而大批进城的新居民,需要一个长期的财富积累过程,才能形成新的购买力。商业物业则受到电商、同业竞争的巨大冲击,写字楼在到处建新区、企业动辄圈地自建的中小城市,简直是在往脖子上套弹壳。地方政府并不是维持地价的万年定海神针,土地收入对财政固然十分重要,但在货币紧缩、企业负债率高企、居民预期不明确时,地方政府也不能直接掏出居民的钱包稳定地价。

  房地产需要新引擎,新引擎就是与中国的稀缺资源相结合。

  确实,中国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但过剩的背面,是很多资源严重稀缺。如蓝天白云的干净环境的稀缺,今年3月29日,3月29日,开发商在郑州市绿城[简介 最新动态]广场分发栾川县老君山的新鲜空气免费体验,不少市民来此吸氧,20袋新鲜空气很快被一吸而光。

  一个个小城市不断吸纳人口,花极大的气力与资本填平河汊,建起高楼大道,堵塞交通,以为这才是现代的象征,殊不知在一手摧毁自己的环境竞争力,将自己与其他大城市放到同一平台上竞争,在吸引总部经济、建立“外滩金融园区”时,缺少人才资金配套的短处毕现,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获得了GDP与高额负债,使这些城市在竞争中处于完败地位。中国不需要那些星罗棋布的金融城,需要的是立足于当地的完善的金融服务业,恰恰在这一方面,各地乏善可陈,基本上处于同质竞争的尴尬局面。

  所谓旅游地产,就是在日常生活之外在家庭再开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提供的是平常大都市中难得一见的休闲体验,是笙歌曼舞、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是仰头即风景,给好友、家庭相聚休息的空间,细致的服务体现在所有的上网、交通、交通规划、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等细节处,国内能够略具规模、象些样子的旅游地产并不多,两南“云南、海南”个别区域可以称得上宜居宜旅。

  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年几十年,中国最稀缺的是教育、养老等服务业,房地产与这些稀缺服务业的结合,绽放出奇葩。房屋成交低迷时,城市学区房逆势坚挺:上海市静安区,一套破旧的小户型二手学区房单价可达8万~10万元/平方米。更夸张的北京,一套靠近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区房报价甚至超过30万元/平方米。据媒体报道安居客集团的数据显示,北京学区房去年一年的涨幅高达35%,均价已超过4.5万元/平方米;上海学区房均价逼近4万元/平方米,过去一年的涨幅约为20%,高于上海全城二手房价16%的平均涨幅。房产质量不高,房价却坚挺无比,不是这些老房子本身有什么优势,而是这些房地产享受了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溢价。对学区房最重大的打击是,地方政府改变入学规定。

  与学区房同样稀缺的房产是养老地产,享受政府补贴的优质养老院需要排队十年以上,而其他高档养老园则以保险、保证金等方式,在没有产权的情况下享受着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的高价。社会养老院保持赢亏平衡不易,而大型养老地产回收了滚滚的现金流,再过十年养老资源更加稀缺,养老地产将享受高昂的养老服务溢价。

  其他稀缺资源包括体验式商业地产,以及拥有丰富产业集群经验的产业园地产等等,房地产转型的过程,就是与社会稀缺资源结合,开发商转型为特色服务商的过程。

  房地产开发商转型,他们不仅要建房、建城,甚至提供部分政府职能,设置学校、医院、环境等,跨过这一步,房地产开发商将能立于不败之地。人可以不买房子,但不可能不需要服务。

  叶檀,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雷霞玲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国有大行集体表态:化解房地产风险
  2. 2东莞城区笋盘大盘点!2.5万套选1套 不能随意
  3. 3广深高速改扩建项目将实施 广州-东莞段由广深珠公司负责
  4. 4广东:9月个人房贷新增344.82亿 扭转前两月负增长态势
  5. 5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6. 6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扩大
  7. 7【每日网签】东莞住宅10.16成交住宅141套,面积16004.8㎡
  8. 8多地土拍规则调整不再设置上限价格 取消土地限价会成趋势?
  9. 9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露面 前往顺德北滘南平路项目工地调研
  10. 10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实施 已入库162个项目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