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下滑态势,土地市场也进一步下行,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额降幅接近5成。新房市场颓势进一步蔓延,直接影响开发商的拿地预期,企业拿地热情大大受挫。三季度东莞土地供应和成交双双大幅回落,均跌下近十年的新低记录,呈现供需两淡的格局。三季度东莞仅成交4宗商住地,9月更是出现断档成交,土地市场下行趋势明显。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成交溢价率“挂零”,底价成交继续成为土地市场的主基调,开发商拿地态度趋于理性。
三季度由于受到新房市场的持续低迷和信贷环境的不放松,市场下行预期未能根本改变,企业拿地信心持续被弱化。9月份全国取消限购的趋势进一步蔓延,9月底中央发布“认贷不认房”的首套房标准,给予长期疲弱的楼市注入一剂强心针,为楼市带来重大利好。预计利好信号的兑现,将利于提振企业拿地信心,第四季度土地市场有望升温。
一、三季度土地供应和成交双双大幅回落,呈供需两淡的格局。
三季度关键数据一览:
三季度总体叙述:
新房市场的颓势持续蔓延,三季度东莞土地市场表现十分疲弱,供应和成交均出现大幅回落,呈现供需两淡的局面。今年第3季度土地供应面积合计92.81万㎡,环比减少12.19%,同比减少56.14%。其中,商住地供应面积11.23万㎡,环比减少73.95%,同比减少89.76%。成交方面,土地成交面积58.89万㎡,环比减少39.98%,同比减少64.65%。其中,商住地成交面积18.36万㎡,环比减少36.26%,同比减少74.09%;商住地成交金额10.34亿元,环比减少32.56%,同比减少78.4%。
价格方面,今年第3季度商住地成交楼面地价2765元/㎡,环比上升35.32%,同比下降14.06%;商住地成交单价5631元/㎡,环比上升5.8%,同比下降16.64%。
二、 土地政策扫描:土地增值税清算,将对囤地开发的房企影响较大。
点评:三季度,全国部分省份继续加大闲置地的处置力度,湖南、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加大了土地的监测力度。本季度政策力度最大的是广东省地税局出台了《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暂行)》。土地增值税的新规对房企资金要求更高,同时对长期开发、囤地开发的项目影响更大,但也有利于房企规范自身管理。
三、全国土地市场
1、三季度全国土地市场持续遇冷,企业拿地热情下降。
1-9月各类土地供应量和成交量不及去年同期,三季度土地市场持续遇冷。供应方面,今年前9个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累计推出建设用地面积9.8亿㎡,较去年同期下降17.6%,其中三季度共推出3.2亿㎡,环比二季度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22%。今年1-9月住宅用地累计推出建设面积3.5亿㎡,较去年同期下降20%,其中三季度推出1亿㎡,同比下降39.3%。成交方面,300个城市各类用地累计完成建设面积7.8亿㎡,较去年同期下降25%,其中三季度成交2.2亿㎡,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7.9%;1-9月住宅用地成交2.6亿㎡,较去年同期下降28.5%,其中三季度成交0.6亿㎡,同比下降53.7%。土地市场冷清趋势延续,企业拿地热情大大下降。
2、土地市场下行趋势明显,三季度全国土地出让金下滑近5成。
2014年1-9月,全国各类用地出让金累计1.7万亿,同比下降22%。其中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出让金合计4159亿元,同比下降近5成。其中,住宅用地2653亿元,同比下降超5成,降幅高于商办用地。从各月表现来看,三季度土地市场仍然维持较冷态势,其中9月市场降温尤为明显,单月出让金的同比降幅接近7成,土地市场下行趋势明显。
四、东莞土地市场
(一)、土地供应
1、低迷的新房楼市改变市场预期,政府推地顺势放缓。
土地市场持续遇冷,三季度供应量大幅萎缩。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东莞土地供应27宗,面积合计92.81万㎡,环比减少12.19%,同比减少56.14%,为近七年来同期最低的供应记录。其中,商住地供应3宗,面积合计11.23万㎡,环比减少73.95%,同比减少89.76%。商业用地1宗,面积合计1.46万㎡,环比减少93.46%,同比减少80.72%。工业用地21宗,面积合计75.92万㎡,环比增加88.39%,同比减少12.04%。从各类型的地块的面积占比来看,商住地占比12.1%,商业用地占比1.57%,工业用地占比81.8%,其它用地占比4.53%,商住用地供应比例缩减,工业用地唱主角。
受到新房市场的颓势影响,三季度土地市场供应量大幅萎缩,土地市场持续遇冷。三季度经济表现疲弱,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不但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迷不振,恶化的经济环境也会影响实体企业的开工投资。三季度东莞土地供应量大大减少,政府推地节奏连续放缓,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土地的惜售心态依然很强烈,土地底价难以松动。在宏观经济和房地产行业预期不乐观的环境下,政府顺势放缓推地力度。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银行资金运营成本抬升,贷款利率高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局面。资金偏紧的货币环境下,无论是对商住用地,还是工业用地的需求都是在减少。
2、行业环境不甚乐观,开发商拿地意愿持续走弱。
三季度土地供应量陷入冰点,商住地供应跌至近十年新低。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商住地供应3宗,面积合计11.23万㎡,环比减少73.95%,同比减少89.76%,为近十年同期的最低。从月份供应走势来看, 7月、8月、9月分别供应7.57万㎡、3.67万㎡、0,供应量集中在7月份,9月份出现断档供应。
三季度土地供应量陷入冰点,商住地供应更是跌至近十年新低。2014年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年,新房市场延续不温不火态势。纵使是传统旺季的9月份,楼市交易量也未见明显回升,行业环境不甚乐观。房地产行业预期未发生根本性的好转,土地市场难现火热现象。从今年4月份以来,商住地供应量连续6个月走低,9月份更是断档供应,土地市场的高位回调,反映开发商对未来预期甚忧,减缓拿地扩张步伐,拿地意愿持续走弱。
3、商住地全是镇区地块,松山湖、黄江、石龙各一宗。
从供应区域来看,2014年第三季度商住地供应全是镇区地块,分别是松山湖、黄江、石龙各一宗,占地面积分别是:6.66万㎡、3.67万㎡、0.9万㎡。供应商住地的区域寥寥无几,只有局部区域有个别地块上市,土地市场的冷清表露无遗。
商住用地供应以一二线区域的商住混合用地为主。
2014年第3季度商住用地供应结构分解图:
2014年第3季度东莞挂牌上市土地情况一览:
(二)、土地成交
1、土地出让金继续大幅缩水,政府财政收入压力倍增。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东莞土地市场成交金额合计14.63亿元,环比减少65.38%,同比减少73.67%。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三季度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为近6年最低,土地市场持续降温。其中,商住地成交金额10.34亿元,环比减少32.56%,同比减少78.4%,占整体的70.65%,比第二季度36.27%大幅增加。
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土地出让金额为102.6亿元,仅低于11年和13年,成交处于中上水平。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下滑,市场下行预期趋势未改,开发商重点放在去库存上。土地出让金未见明显起色,土地财政收入压力倍增,一方面是土地挂牌量少直接导致出让金下滑。另一方面土地成交多以底价交易为主。再是,市场缺乏优质商住地引领,对土地出让金额的贡献少。土地出让金的大幅缩水,财政收入倍增或促使第四季度放宽地块出让限制,或降低土地出让底价,对于资金宽裕的企业而言,逆市下不失为一个好的拿地时机。
2、楼市延续不明朗态势,三季度土地市场加速降温。
三季度土地交易量跌至近十年同期新低,土地市场陷入“冰冷期”。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东莞土地市场成交20宗,面积合计58.89万㎡,环比减少39.98%,同比减少64.65%,为近十年同期新低。分类型来看,商住地成交4宗,面积合计18.36万㎡,环比减少36.26%,同比减少74.09%;商业用地成交1宗,面积合计1.46万㎡,环比减少91.27%,同比减少71.69%;工业用地成交14宗,面积合计35.35万㎡,环比减少32.8%,同比减少59.25%,工业用地占整体成交量的60%。
三季度土地交易量跌近十年同期新低,土地成交规模节节走低,行情十分低迷,土地市场陷入“冰冷期”,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严峻,东莞经济增长压力犹存,部分实体企业盈利欠佳,产业类的工业用地成交放缓。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低迷行情,政府部门为防止流拍,谨慎推地,地块可选择性少,尤其缺乏优质地块的上市,热度大大降温。
3、楼市下行和资金压力的双重夹攻,开发商缩减拿地需求。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商住地成交4宗,面积合计18.36万㎡,环比减少36.26%,同比减少74.09%,为近6年最低。从月度走势来看,7月和8月分别交易2宗,9月出现断档成交。
今年第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成交屈指可数,只有镇区4宗地块成交。其中茶山横江村的商住地占地2.74万㎡,伟隆地产以底价7120万元斩获,折合楼面地价1274元/㎡。地块靠近伟隆国际花园,将建成该项目的二期。虎门北栅村地块占地5.29万㎡,容积率为2.2,最终东莞市虎门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底价4.77亿元斩获,折合楼面地价4100元/㎡。黄江一宗占地3.67万㎡的商住地被金地以底价22286万元擒下,折合楼面地价4053元/㎡,创下黄江历史的单价高价地。松山湖金多港青田路东侧的一宗商住地占地6.66万㎡,东莞中集创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以底价26247万元斩获,折合楼面地价1790元/㎡。该地块是松山湖人才公寓用地,对接松山湖产业园的居住需求。伟隆地产、虎门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金地集团均在自身熟悉的区域拿地,反映低迷行情下,企业开启扩张策略甚为谨慎。
三季度东莞商住地交易量低位徘徊,只有寥寥无几宗地块以底价成交,主要有几点原因:其一,楼市陷入深度调整,楼市下行预期未能根本改变,开发商谨慎出手拿地。其二,银根收紧,贷款利率走高,融资成本增加以及低迷行情下的各类运营成本,开发商资金链偏紧,拿地补仓的意愿低迷。其三,过去几年东莞不少企业储备了一定的土地开发量,更多在消化土地库存。
南城国际商务区沉寂两年后,第二宗地块顺利成交。
2014年7月23日上午10:00点,编号2014WG036的南城亨美社区商业文化娱乐用地进入拍卖阶段,最终只有1家企业报价,广东庆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底价15959万元收入囊中,该地块占地面积1.45万㎡,容积率为3,折合楼面地价3650元/㎡。这是继轨道交通后南城国际商务区CBD出让的第二宗地块。
地块位于南城三元路和宏图路的交汇处,地块性质为商业、文化娱乐用地。地块以商业办公为主,文化娱乐功能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须不少于10%。该地块折合楼面地价3650元/㎡,创下2009年以来南城商业用地的最高楼面地价记录,为南城以来第二高位的成交记录。该地块的楼面地价明显高于此前轨道交通的1508元/㎡的地价,高于市场预期,最终地块以底价成交。广东庆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市白云区,主要从事进口汽车贸易、汽车批发、汽车仓储等业务,包括汽车销售、保养维修、二手车评估、二手车交易、维修检测、汽车精品、保险理赔、信贷消费、24小时救援等。预计庆丰汽车集团斩获该地块后将会把总部迁到南城总部商务区,未来将开展保险、信贷等业务。
南城国际商务区位于南城三元路、宏图路、环城西路及东莞大道围合的区域,约2.1平方公里,北临行政文化中心,南邻宏图总部基地,莞惠城际与R2线交汇。南城国际商务区以金融商务功能为主,整个区域商业商务办公地块大概29宗。南城国际商务区分为金融商务区、国际消费区和科技创新区的三大板块,主要发展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等以及政府引进其他的优质企业。从10年怀胎、7年规划、土地延拍、变身更名、全球招标,到轨道交通斩获首宗地块,两年沉寂后再推出第二宗地块。可见,南城国际商务区的进展十分缓慢,预计南城国际商务区的最终定型,或还需要经历较漫长的阶段。
4、土地成交区域分散,房企倾向熟悉区域拿地。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从本季度各镇区的成交情况来看,松山湖、虎门、茶山、黄江各成交一宗商住地,拿地区域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热点。三季度土地市场表现十分沉寂,拍卖氛围趋冷,开发商更倾向在自身熟悉的区域拿地,如金地斩获黄江一宗商住地,作为金地湖山大境的后续开发用地,伟隆地产擒得茶山一宗商住地,作为伟隆国际花园的二期。
2014年3季度商住用地成交结构分解图:
5、楼市深度调整,开发商拿地顾虑重重。
2014年3季度开发商拿地结构分解图: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商住地拿地房企分布来看,外来开发商只有金地拿下黄江一宗地块,面积合计3.67万㎡,占整体规模的19.96%。本土企业有中集创新产业园、虎门实业投资、伟隆地产3间企业拿地面积3宗,面积合计14.7万㎡,占整体的80.04%。
楼市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本季度只有寥寥几宗地块成交,房企更多是集中在熟悉的区域范畴拿地。楼市深度调整,拿地顾虑重重,一方面行业前景甚忧,市场下行预期未能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低迷行情,开发商销售回款阻力重重,而各类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资金链紧张,减少拿地计划。
6、底价未见松动,三季度商住地楼面地价逆市反弹。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楼面地价为2765元/㎡,环比上升35.32%,同比下降14.06%。今年第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楼面地价逆市反弹,主要是发达镇区或局部镇资源优势的地块定价偏高拉动,如虎门北栅村一宗商住地楼面地价4100元/㎡,黄江三新社区的一宗商住地楼面地价达到4053元/㎡。个别地块定价偏高,但底价未见松动迹象,政府推地的惜售心态强。
7、三季度商住地成交溢价率“挂零”,底价成交贯穿始终。
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溢价率为0%,为2009年以来首次“挂零”。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成交溢价率“挂零”,一方面反映低迷的楼市行情,土地拍卖遇冷;另一面反映开发商在淡市下拿地积极性受挫,拿地态度回归理性。底价成交已成今年土地市场的主基调,贯穿始终。
2014年3季度东莞土地成交一览:
五、后市展望
①政策频繁释放利好,有利于提振开发商拿地信心。
全国46个限购城市,目前只有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坚守限购,其余大部分城市或取消限购,或放松限购,本轮行政调控已见底。东莞房地产在8月份出台《关于促进东莞房地产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措施》,里面提及取消物价备案、积分入户、公积金调整等内容,8月底发布东莞公积金调整的意见稿、9月份实施新的普通住房价格标准,促市意图明显,更多是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入市信心。9月29日,中央发文称,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认贷不认房”的首套房认定标准,无疑是为低迷萧条的楼市注入一剂强心针,楼市短期快速反弹可期。
政策上频繁释放利好信号,房贷的宽松无疑是最大的利好。政策和房贷的放松,一来能够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客户入市信心;二来,购房者受益,改善需求将被刺激释放,引发刚需客户积极入市;三来,市场交易量的短期快速反弹,利于楼市走出低位。土地市场更多是反映行业未来预期。随着新房市场的好转,市场预期逐渐被看好,利于提振开发商拿地信心。
②财政收入的压力之下,第四季度政府将有所加快推地节奏。
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土地出让金额为102.6亿元,仅低于11年和13年,成交处于中上水平。但三季度以来,土地出让金已出现大幅缩水,并且房地产销售环节的低迷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滑,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去年同期出现急剧下滑,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环境下,今年来政府加大了财政的公共预算支出,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的作用更加明显,这迫使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改。受到新房市场的颓势影响,三季度政府已顺势放缓推地节奏。进入四季度,在财政收入的压力和年度的供地目标的双重压力之下,政府将有所加快推地节奏,土地供应有望放量。
③高周转策略之下,部分企业将会适当补充土地储备量。
2014年,是楼市深度调整的一年。东莞房地产在经历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也进入调整阶段,包括房价、开发商的心态都在调整。过去东莞房地产快速发展,东莞很多开发商捂盘惜售的心态较强。随着地价、人工材料、企业融资、财务管理等成本的日益上涨,房价利润空间被挤压,一线品牌开发商如碧桂园、万达、万科、恒大等企业已启动高周转策略,通过规模上的扩张对冲利润率的下滑。在高周转的策略之下,后市部分企业将适当补充土地储备量,以待后续开发。
④底价成交成年内主基调不改,政府和企业均回归理性。
今年来,由于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开发商资金链普遍紧张,直接蔓延至土地市场。去年全国高价地频繁涌现,今年土地市场鲜有高价地迹象。底价成交、流拍成为淡市下土地市场最明显的特点。三季度东莞商住地溢价率“挂零”,地块全以底价成交收场。底价成交将会成为年内的主基调,政府和企业双双回归理性,主要有两点因素:其一,市场预期被悄然改变,政府在土地财政的压力之下,在定价更回归于理性。其二,在经历了多次市场波动后,开发商对后市更为理性看待,拿地上也不会盲目激进。过去不少企业拿了高价地,存在经营不佳的现象,高价拿地存在一定风险,也迫使房企回归理性。
⑤第四季度土地交易量有望升温,但难现火热景象。
今年来全国土地市场呈现不温不火,东莞土地市场也明显降温,拿地企业多数集中在熟悉的区域范畴内。第四季度土地交易量有望升温,主要有几点原因:其一,政府在财政和供地计划的目标的双重压力之下,推地量有望增加。其二,政策利好和房贷的放松,将会表现在第四季度的股市和楼市成交上,市场有望反弹,将会提振开发商入市信心。其三,新房市场的好转,将会直接宽裕开发商的资金链,也会稳定市场预期。预计四季度土地交易量有望升温,但很难出现火热景象。市场在深化调整中,房企理性拿地。
⑥10月份商住地出让继续断档,短期内土地市场低位延续。
根据东莞中原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0月8日,后市一阶段内东莞土地市场将供应7宗,面积合计39.9万㎡。其中,商业用地1宗,面积合计3.16万㎡。工业用地5宗,面积合计27.81万㎡,普通仓储1宗,面积合计8.93万㎡。10月份商住地出让继续断档,短期内土地市场低位延续。
2014年10月、11月部分待挂牌交易用地一览:
2023-11-03 11:53
2023-10-24 13:51
2023-10-24 13:41
2023-10-23 14:41